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告别水窖

 2019/10/25/ 06:5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史徳翔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告别水窖

  史徳翔

  2019年清明,天晴得没有一丝云彩。我双手捧着用香甜的洮河水煮的罐罐茶,敬献于奶奶遥望洮河的那座山梁上。透过升腾的缕缕茶香,记忆的屏幕上瞬时清晰了一幅遥远的画面:

  1958年临近端午节,架在老榆树杈上的高音喇叭反复播放着引洮工程要上马的消息!随着持续的动员声,年轻力壮的社员背着被褥,扛着铁锹,成群结队奔赴几架大山那边的引洮工地。为了保证引洮民工沿途吃饭、喝水问题,老队长迅速传达县上的要求:家家户户都要大力支援引洮工程,谁也不得藏私心。自然,我家那眼水窖也就不敢上锁了。烈日似火,每天都有四乡八村赶往引洮工地的人从我家门前经过,吃饭,喝水,满满一窖水,不多时日都变成了民工的热汗滴落在尘土飞扬的引洮路上。

  一窖水喝干了,多半年却不落一滴雨。水窖干的时间长了,窖壁上防渗的红胶泥就裂开了横七竖八的大口子。秋后虽然下了一场大雨,窖里蓄满了水,但没过十天半个月,一窖水都顺着裂口渗到地下去了,六神无主的奶奶伤心得流眼泪。到县城刚开完引洮“群英会”的老队长大步流星走了过来,高声大嗓地喊:“五奶奶,别难过了,县长在引洮群英会上讲,洮河水很快就要绕着山梁进村了,水窖马上没用了,我们这里的旱地都要变成水浇地,还愁你老人家没水吃!”

  奶奶听老队长这么一说,心里一下子踏实了。但是,奶奶坐在大门口望着南面焦枯的山脊梁盼啊盼,直盼得远处山梁模糊一片的那一天,洮河水还是没从山背后爬过来。那次引洮工程因为技术条件等原因下马了。

  岁月荏苒,时光流转。历史的镜头定格在2006年11月22日,旱塬人民把盼水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波涌浪叠的洮河岸边——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在洮河水畔动土奠基。陇原儿女期盼了半个世纪的引洮工程,终于再次上马,在这里拉开了全面建设的帷幕。

  历时8年的艰苦施工,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源头活水,从九甸峡碧波荡漾的高峡平湖出发,滚滚滔滔,进入黄土高原之中的地下长河,穿山跨沟,自此,滔滔清流进入定西、兰州、白银三个市7县(区)的万户千村。

  延伸进行的引洮供水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末端的陇西马河镇引水,穿越天水市的甘谷、秦安二县,直达平凉市的静宁,将从根本上解决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祖祖辈辈极度缺水的状况。

  此刻,迎来了洮河水的农家院舍,绿菜红花在人们的心跳中不约而同地蓬勃了起来。吃上了甘甜的洮河水,谁能忘记祖祖辈辈在十年九旱的土地上广种薄收的艰辛;谁能忘记靠窖水守着的岁岁年年;谁能忘记为了引来洮河水,数万父老乡亲洒在黄土沟壑的血汗;谁能忘记五十年翻山越岭的勘测论证,倾注了多少专家学者的心血;谁又能忘记多少个不眠之夜啊,中南海的灯光辉映着陇原省城的河声塔影……

  引洮一梦50年,终于在21世纪初梦圆陇中旱塬,创造了连通洮河、渭河两条文明之河跨流域治水的奇迹。滔滔水声中我听到了荒山秃岭变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的脉动!

  我不禁想起了爷爷临终时让我把他背到水窖旁,要最后看一眼他留给我的那份家业——一窖水。想起了奶奶盼洮河水盼麻了双眼还盼着洮河水的情景,想起了指挥引洮大会战累坏了双腿的老队长……

  我久久伫立在踏遍先人足迹的山梁上,一回眸,清澈明丽的洮河水,犹如慈母的乳汁,浸润着大地和麦浪。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