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水至福来 泽被陇中 ——写于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通水五年之际

 2019/12/19/ 18:5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杨唯伟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它是陇中群众盼了半个世纪的“圆梦工程”,是陇中人民的“生命线工程”,让兰州、白银、定西3个市辖的7个县区及天水城区,300多万人喝上了甘甜的洮河水;它是陇中大地发展产业的坚实保障,在助力贫困群众精准脱贫中贡献出巨大能量。

  它就是引洮供水工程。一期工程自2014年底通水,5年来,受益区贫瘠、荒凉和贫困渐渐告别,美满、富足和快乐愈发常见;5年来,被洮河水滋润的陇中人迎来了不一样的春夏秋冬。

引洮灌区安定区内官镇大棚蔬菜丰收.jpg

引洮工程受益区安定区内官镇的蔬菜大棚迎来丰收。

  跨越万难 圆梦陇中

  陇中的难、陇中的苦,没有尝过的人是想象不到的。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贫瘠的黄土地,赋予了诗人无限的渴望。

  “一碗水,用三遍。又洗菜,又洗脸。当年的大旱你没见,牛在哭,羊在叫,麻雀没水飞不高。”定西市安定区内官镇内官村村民李炳璋的快板中,句句道出旱塬用水的辛酸。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引洮河水解陇中渴的梦想已经发芽。1958年,引洮供水工程开工建设。但限于当时经济与技术的限制,引洮工程于1961年全线停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努力下,2006年11月,引洮供水战役再次打响。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跨区域广、战线长、隧洞多、地质条件复杂等多种因素,让引洮工程难度非常大。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需建设总干渠110多公里、干渠146公里、支渠256公里。由于地形复杂,仅总干渠就要开凿隧洞18座,有87.22%是隧洞,总长超过96公里,是我省隧洞线路最长的水利工程。众多隧洞要经过西秦岭山地、兴隆山—马衔山山地及黄土高原三大区域,给工程施工增添了很多变数。

洮河九甸峡库区.jpg

引洮工程九甸峡库区。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实地考察工程建设情况。他强调,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要尊重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带着总书记的嘱托和数百万陇中群众的期盼,引洮建设者们扛起着责任与担当,跨过坎坷、越过艰难。

  2014年12月28日一大早,随着一声”通水”令下,洮河上游九甸峡水库的取水闸口缓缓开启,清澈的洮河水倾泻而出,涌入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引洮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洮河水流经18座隧洞、109.3公里后,抵达定西市安定区,再经过3条干渠、18条支渠、2条城市专用输水管线,流向陇西、通渭、渭源、临洮县,及会宁县和榆中县。

  自此,洮河水在“苦瘠甲于天下”的陇中开枝散叶,甘肃中部水资源极度短缺的问题得以解决。曾经因为干旱而贫困落后的陇中大地,因着洮河水的滋润,日子甜了,产业活了,农民富了……

  告别苦咸 迎来甘甜

  “一个水窖不够,咋就不多弄几个?” 这是会宁县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常伟儿时常问父母的话,长大了才读懂了当时父母眼中的无奈。

  疑问,来自饮水难。常伟说,为了解决一口水,要到三四十公里外寻水。“凌晨五六点就要出发,晚上回家,拉来的水节省着用,洗完脸还要洗抹布、喂羊……”常伟的记忆中,家人夏天祈雨、冬日祈雪,把雪堆成麦垛状,然后铲进水窖。

  那时候,水是苦的,日子也是苦的。常伟说,至今还记得挖冰时手冻得发紫,像针扎似的痛。

  和会宁县一样,定西市安定区是典型的干旱山区,当地群众对水的酸甜苦难深有感触。“半夜出门去翻山,翻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阳快落山。”安定区民间艺人朱熙武的快板,这样讲述着过去吃水的心酸。

引洮工程为加快扶贫开发提供了水资源保障.jpg

吃上洮河水让渭源县南部山区群众开心不已。

  集雨水窖让村民告别了寻水吃的艰难,但日子并不甜。“以前的水,开水壶里两三天就是一层厚厚的水垢。”安定区巉口镇赵家铺村阴儿社村民王小玲说,喝水窖水那种苦咸的味道,好像一直留在嘴里面。

  引洮水来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洮河水清清的,绵绵的!水来后翻过年,我们就开起了养殖场……”王小玲脸上绽放满足的笑容。

  “如今,会宁北部11个乡镇25万人都喝上了甘甜的洮河水!”常伟笑着对我们说。

  为了将这份甘甜传递到更多群众家中,中央、省市多方筹集资金,陆续配套建设了陇通农村供水工程、榆中县配套工程、临洮东部农村引洮供水工程……随着配套工程不断实施,5年来,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供水范围逐步扩大,受益人口由原规划的154万人增加到如今的255万人。

  水的滋润 梦的延伸

  因为洮河水的滋养,陇中大地变得生机盎然。

  正值冬季,记者走进会宁县头寨镇牛河村董家川社甘富果业的果园,千余亩土地上的苹果树一眼望不到边,令人仿佛看到了冬去春来的一园绿色。

  这是一块非常典型的依托引洮工程而巨变的土地。听闻洮河水要来了,甘富果业负责人张玉珊开始筹建果园,最终看上了头寨镇牛河村的这片地。“由于干旱缺水,这片土地前些年荒了,但这里光照好、温差大,除了缺水,都满足种植优质苹果的条件。”果园负责人王志辉对记者说。

[1]  [2]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