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徽县大河店镇,是全县最穷的地方之一,全镇2230户群众,建档立卡户占了815户,17个行政村有14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就有4个。
千百年来,高大险峻的层层山峦,仿佛将山里和山外分割为“两个世界”。脱贫奔小康,对于生活在这里的群众来说,难如登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大河店镇在脱贫攻坚最关键时刻,遇到了一位愿干事、会干事的“领头雁”,使这个一度“穷出名”的地方,借着脱贫攻坚的春风,换了一幅光景。
李缘(左一)在小河村检查指导人居环境改善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今年42岁的李缘,从大河店镇镇长到镇党委书记,已干了6个年头。作为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李缘面对贫困大胆创新,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探索“三变”改革,发展乡村旅游,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书写了一个个“村村有产业、户户致富忙”的美丽奋斗故事。
苦干,做强致富产业
大河店镇是徽县的重点扶贫片区,看到破败不堪的村子,面对可想而知的困难,李缘狠下决心:再难,也要迎难而上,决战脱贫!
山大沟深、信息闭塞是大河店镇先天的劣势,但植被茂密、地广粮多又是不可多得的发展优势。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的优势,发展适合大河店镇的致富产业,让乡亲们实现稳定脱贫?这是李缘连做梦都在思考的问题。
李缘(右一)检查洛河流域河道生态环境保护和河长制落实工作。
一村一村调研,一户一户谈心,经过分析,李缘大胆提出“各村炒菜、全镇凑席”的发展理念,在适宜种植的村子发展订单油菜、玉米制种,在坡陡地少的村子发展黑猪繁育、中蜂养殖,探索“党支部领导的集体+个体混合经济”带贫模式,在全镇17个行政村建立村集体控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李缘不断实践,解决了“怎么变”“变什么”的难题,保证了资金有来源、改革有动力、农民有发展,不仅促进农村新型经营组织快速增长,而且将各方力量集合一起,形成了促进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合力。
以党建促脱贫,成功打响了“青泥黑猪”、“龙崖老巢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李缘带领大家电商销售,让大山里的黑猪肉在网上供不应求,每头出栏的“青泥黑猪”平均利润达到1500元左右,村民们笑着说“咱大河店的猪卖到了牛价钱!”
选对了路子,产业发展势不可挡。大河店镇运行良好的合作社有23家,种植、养殖、乡村旅游都有涉及,全镇815户建档立卡户通过不同入股方式,已连续三年从合作社拿到分红。
群众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提振了致富信心,增强了对党员干部的信任感,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群众基础。
相关新闻
- 2020年01月09日【促六稳 强信心】甘谷:扶贫车间改造升级
- 2020年01月08日永昌县培育扶贫产业助农增收
- 2020年01月05日【图片新闻】天水市元龙镇开展巾帼扶贫车间技能比赛
- 2020年01月02日渭源:扶贫车间制衣忙 脱贫致富有希望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