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 通讯员李文祥
申永喜(右一)在给顾客展示“银货”
晨雾刚散,鸡鸣声徐徐传来,村庄里炊烟还未升起,临潭县古战镇古战村银匠申永喜已经开始在作坊里加工银饰了。随着铁锤和錾子在银胚上不断发出叮叮当当的悦耳敲击声,一件制作精良的银器逐渐出现在记者面前。“腊月是我们作坊一年里最旺的时节,因为在年俗里,很多乡亲都想打点‘银货’,给媳妇娃娃戴上图个喜庆。”申永喜说。
从13岁开始,申永喜就跟随父亲学习银饰藏式首饰加工。辗转23年间,这位农民已成长为甘南州金属加工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也是周边闻名遐迩的“网红”。他用灵活的双手和善于发现的眼睛,赋予一块块银料新的活力,同时也錾刻出自己的艺术人生。
申永喜的制作工具
“以前条件艰苦,做银饰维持不了家中生计,我只能边打工边跟着父亲干。”申永喜回忆说,平时接到“零活”,父亲就做掉了;遇上“大活”做不了的,父亲等他回家一起做。
2012年,父亲去世后,生活的重担瞬时压到申永喜的肩上。养家的责任使他不得不赶快做决定,是丢掉这门传统手艺去外面打工闯荡还是留在家里继续坚守。
申永喜制出的“银货”
经过反复思索之后,申永喜决定放弃外面打工的生活,继承父亲遗志,潜心钻研银饰加工。他认为,传统手工银饰作品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满足顾客需求。为此,每天天不亮,他就在房间里照着灯画图,思索着、揣摩着……
“银饰不仅是人们婚丧嫁娶等节庆时节的饰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交到我手中的活,一定得用心,不能有瑕疵。”申永喜身上,仿佛天生有着手工艺人独有的赤诚。在他心里,手工银饰不仅是普通首饰,其棱棱角角、画面符号、精致程度等,更像一幅作品。
申永喜制出的“银货”
随着申永喜技术日臻成熟,现如今,每年周边村镇慕名而来的顾客络绎不绝。“国家把这项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视保护。我们作为匠人,也要尽最大的努力,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申永喜说。
在他的作坊货架上、墙壁上挂着各式各样银制品,有寓意吉祥的阿珑银钱儿和银鸡(藏族妇女身上佩戴的银饰)、花开富贵的银头饰、坠着银铃铛的镯子,还有将洮州独特的山山水水及多民族文化元素融合的家庭摆设,琳琅满目,件件精美。一闪一闪的银光,不仅昭示着今年的收获,更预示着来年的好年景。
申永喜制出的“银货”
申永喜制出的“银货”
相关新闻
- 2020年01月09日皋兰农民魏永宏:“鼓王”老魏的匠心岁月
- 2019年09月09日甘肃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济南精彩亮相
- 2019年01月31日【图片新闻】临夏县青韵砖雕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车间工作
- 2017年12月13日【文化甘肃】非遗“金花娘娘” 民间传说企盼保护传承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