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
【成就巡礼】
一步一脚印 走上致富路
——平凉市脱贫攻坚工作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杨唯伟 朱宇鲲
4月14日,庄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理马铃薯原原种种苗的黄叶。该基地以“雾培法”技术生产马铃薯原原种,每株种苗可产马铃薯原原种40-50粒。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
四月的平凉,郁郁葱葱,一片繁忙。果园里,果农在修剪树枝,松土施肥;养殖场,农户饲喂着圈舍里膘肥体壮的牛羊,喜笑颜开;中药材交易市场,打工的贫困群众很起劲地分拣、晾晒药材……
脱贫攻坚为地处六盘山特困片区的平凉注入了新的活力。过去贫瘠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曾经靠天吃饭的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摘了穷帽。平凉市通过扎实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一步一个脚印走上致富路——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0.9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87%下降至0.52%,7个县市区全部脱贫摘帽。
立足特色 致富有门道
走进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成群的平凉红牛在一孔孔干净整洁的窑洞前悠然信步。“窑洞养牛长膘快,牛还不容易生病。”平头沟村贫困户朱海萍说,放在几年前,她压根想不到返乡养牛不仅赚钱,还能养出特色。
和陇东许多地方一样,平头沟村留存了大量的废旧窑洞。随着牛产业的发展,锦屏镇打起窑洞的主意。“新建一座3至5头规模的牛舍需4万元,改造窑洞仅需1万元,经过认真测算并吸取群众窑洞养殖的经验,我们对230孔窑洞进行了改造。”锦屏镇镇长张云刚介绍,平头沟村还采取龙头企业加入、合作社组织、吸引大户、带动贫困户的形式,以及企投户繁、户养企销机制,带动当地贫困户养殖平凉红牛780头。
“我家自繁自育12头牛,每年收入5万元。去年从公司领养了69头牛,3年后把母牛还回去,下的牛犊算自己的,有这样的支持,收入肯定越来越好。”看着窑洞前健硕的红牛,朱海萍言语间底气十足。
近年来,平凉市将牛产业作为全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助推脱贫攻坚的首位产业,目前全市贫困村建成规模化养殖场134个,带动贫困户饲养肉牛13.66万头。平凉市立足实际发展特色产业,确定“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产业扶贫思路,推动果产业、菜产业、马铃薯产业、中药材产业等多种富民产业遍地开花。至2019年底,全市90%以上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70%以上的贫困人口依靠产业稳定脱贫。
相关新闻
- 2020年04月19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贫困小山村的美丽蝶变
- 2020年04月19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变出一片新天地——景泰县巧借“三变”改革助推脱贫攻坚纪实
- 2020年04月17日聚焦精准攻坚 做实产业扶贫——庆阳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 2020年04月17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永靖县太极镇下古村:草莓飘香引客来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