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创新产业带贫机制 做活扶贫大文章——礼县产业扶贫工作综述

 2020/04/22/ 08:12 来源:陇南日报 记者罗艳 韩文彦 景桂芳

创新产业带贫机制 做活扶贫大文章

——礼县产业扶贫工作综述

礼县金鸡产业扶贫生态园的工人在分拣包装鸡蛋。景桂芳 摄

  陇南日报记者 罗艳 韩文彦

  每日甘肃网4月22日讯 据陇南日报报道  近年来,礼县在“一扶一带”产业扶贫政策、到户产业扶持项目和就业扶贫等带动下,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底的3000元达到2019年底的7179元,产业扶贫效应不断凸显。

  依托机制创新 放大带动效应

  时下,走进位于礼县江口镇塄上村的礼县金鸡产业扶贫生态园,一条传送带源源不断地把新鲜的鸡蛋从蛋鸡区运送到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分拣包装。

  “目前,该养鸡场青年鸡存栏已达到30万只,每天的产蛋量已达到28万枚,在养鸡场的工人中,有四成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每月有3000到3500元的工资,成了家门口的产业工人。”公司负责人张凯华介绍说。

  据了解,礼县引进北京德青源公司建设金鸡产业扶贫生态园,该项目总投资2.9亿元,其中,礼县投资2.31亿元,主要用于厂(场)房建设、设备采购安装、土地等固定资产投资。北京德青源公司投资5900万元,用于生物资产的投资和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

  同时,礼县坚持放大奖补政策扶持带动效应,整合筹集资金1.05亿元投入产业扶贫,注重发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制度激励作用,全力落实土地流转、畜牧养殖、龙头企业建设、果蔬保鲜建设等“一扶一带”奖补政策。

  培育多元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

  “由于草坪乡出产的药材品质好,加上党和政府对种植中药材的技术指导和各方面的扶持,这几年药农种药的积极性很高。只要勤劳肯学习,一年下来,收入3至5万元不是问题!”草坪乡芍药村药材种植户杨宏昌告诉记者。

  据悉,2019年,草坪乡栽植当归、大黄、党参等中药材约1.2万亩,依托中药材等产业脱贫人口达到482户1879人。

  近年来,礼县按照全县“南椒北果,东菜西药、整县畜牧、川坝蔬菜、半山薯菜(油)、高山药材”的产业发展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长短结合、灵活规划”的原则,突出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良种化的产业发展理念,积极加快多元富民产业培育步伐,为群众拓宽了增收致富的产业发展渠道。

  延伸产业链条 增强带贫能力

  礼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礼县依托“一扶一带”等政策,激励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发挥产业组织优势,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贫困户”“订单收购+分红”“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产业带贫模式,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持续加快全产业链创建进程,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有效提高产业扶贫的质量和效益。

  截至去年底,全县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个,带动农户9820户29240人,带动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500元。

  加大就业扶贫 增强“造血功能”

  今年受疫情影响,针对部分返乡群众返岗难问题,礼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外出务工期间贫困劳动力交通生活费补助等措施办法,有序组织群众复工复产。截至3月底,已组织劳务工8万人,其中,组织输转6.3万人赴山东青岛、浙江、北京等地外出务工。

  近年来,礼县积极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持续加大就业扶贫力度,着眼于提高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去年,依托各类机构完成技能培训10791人,输转劳务工12.03万人,组建各类劳务中介机构35个,发展劳务经纪人3568人,持续做大做强“礼贤妹”、“礼贤大嫂”等优势劳务品牌,促进了劳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创收26.59亿元。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1653户5783人实现了异地就业脱贫。建成认定扶贫车间50家,吸纳当地贫困家庭成员就业809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873个,选聘生态护林员3046人,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脱贫。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