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皋兰县三和村的华丽蝶变

 2020/06/15/ 09:02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桑杰才让

三和村的华丽蝶变

三和村新建的马路和大棚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实际,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总书记一再强调,“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这一系列论断,充分体现了把13亿多人全部带入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就脱贫攻坚强调指出,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近年来,兰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省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为在2020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从今天起,兰州晚报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反映金城儿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

  三和村地处皋兰县黑石镇北部,距离县城33公里,有4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514户1835人,低保户30户74人,2013年被定为甘肃省省级贫困村,受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该村多年来交通条件落后,群众普遍缺技术、缺资金是多数贫困户致贫的原因。近两年多来,三和村干群齐发力,攻坚克难,逐步实现了落后山村向美丽乡村的华丽蝶变。

  补短板基础建设大提速

  “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路灯门前挂,文化广场把舞跳,地里头长着‘金疙瘩’,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产业扶贫、社会保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和村村书记袁维舜说,村两委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通过“一事一议”项目等方式,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内共落实项目资金约1980万元。目前,在村居住的农户自来水均已入户且用水安全。动力电、网络和危房改造实现全覆盖。

  谋产业众人拾柴火焰高

  坚持产业富民的思路,把培育壮大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千方百计拓展贫困户增收门路。强化金融支撑,落实精准扶贫贷款38户265万元、企业带动利息帮扶17户3.825万元,2019年“支部+协会”互助资金贷款37户35万,累计贷款184户110万元,用于养殖、运输、种植业的发展。鼓励成立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30人,积极扶持种养殖业发展,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和收入。

  2018年,甘肃众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从事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业务。当年与我省老字号上市企业佛慈制药共同投资建设“甘肃佛慈黑毛驴产业(皋兰县)孵化基地”。2019年,在皋兰县委县政府和黑石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筹资600多万元,建成了5000多平方米圈舍,初步形成了1000头黑毛驴的养殖规模,进行驴肉系列产品深加工,形成驴肉餐饮一条龙的特色山庄,带动当地村社驴肉系列农家乐特色乡村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甘肃兰洋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现有社员61名,其中贫困户占90%。目前已建成大棚共计41座,总投资215万元,计划新增投资120万元,建成万只散养鸡场,种植养殖相结合,形成三和村生态产业循环链,真正实现让群众生活富裕、村集体产业兴旺的目标。

  解民困社会帮扶暖人心

  镇村两级凝心聚力,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扎实推进新农保、社会救助等工作,村符合五保供养、低保条件的农户,均已纳入五保和低保保障范围内,农户生活均已得到保障。共享受危房改造23户59.8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9.2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63%。有4个文化广场,总面积5400平方米,配备健身器材3套32件,为村民搭建了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成立舞蹈协会,会员达50多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设有文化阅览室1个,配备有农业、科技、文化等各类图书2000多册。

  话今朝贫困村已华丽变身

  三和村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47户538人,2014年脱贫49户202人,2015年脱贫83户269人,2016年脱贫2户6人,2017年底脱贫3户9人,2018年脱贫4户17人,2019年脱贫5户17人,2019年底未脱贫人口1户4人,目前,三和村全村已实现脱贫。

  脱贫后的三和村,老百姓精气神更足了,人人忙着想门路、学技术、搞生产、找项目……全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在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干部和三和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铆足干劲,向着脱贫致富的道路迈出坚实的步伐。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桑杰才让 文/图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