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山丹“非遗+扶贫”注入脱贫攻坚新活力

 2020/06/22/ 14:23 来源:张掖日报 记者段新生 段晓梅

山丹“非遗+扶贫”注入脱贫攻坚新活力

  张掖日报记者段新生 段晓梅

  每日甘肃网6月22日讯 据张掖日报报道  位于山丹县昌泰步行街的余玲邑“刺绣”非遗扶贫工坊内,7名来自周边乡镇的留守妇女正在一针一线地制作手工刺绣鞋垫,她们每天照顾完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就会来这里做一名“绣娘”。

  非遗工坊内的“绣娘”,她们之前或是在外务工,或是在家里带小孩。而来这里当一名上班的“绣娘”,不仅可以照顾家庭和孩子,还让她们增加了收入。

  山丹县余玲邑“刺绣”非遗扶贫工坊自2018年11月启动以来,工坊常年举办刺绣、编织免费培训班,帮助留守妇女、贫困妇女学习刺绣和手工编织工艺,不仅提供扶贫就业岗位,增加家庭收入,还促进了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非遗扶贫”是一种创新型扶贫模式,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将传统手艺和现代化经营模式相结合,实现贫困户增加收入的一种“扶贫模式”。近年来,山丹县紧紧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目标,将文化惠民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深入发掘整理当地传统工艺项目及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现有产品,积极探索创新,依托全县27个传习所,建立“非遗扶贫工坊”,找准了非遗传统技艺和精准扶贫的结合点。通过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将文化惠民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采取“非遗+扶贫”工作模式,助推群众增收致富,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地的留守妇女可以自主选择到工坊来上班,也可灵活在家当“绣娘”,承接订单。非遗工坊启动以来,已组织22场次培训。截至目前,非遗工坊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多人,带动20余人自主设计生产并开发工艺品,以订单式回收文创产品进行集中销售,搭建网上促销平台,为贫困妇女就业和增收开拓渠道,部分妇女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绣娘”月均增收近2000元。

  “绣娘”陈迎霞今年35岁,是霍城镇下河西村三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常年在外务工,陈迎霞在家务农。3年前,陈迎霞将自家的田地承包给他人,带着孩子和婆婆来到山丹县城租房居住。进城后,孩子在县城学校上学,她在近郊农场打零工补贴家用,春天种洋芋、栽洋葱,夏天除草、传花粉。如今,她吃起了“文化饭”,每天利用闲暇时间来“非遗工坊”上班,也可自己在家绣,绣好的产品交给工坊委托销售,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干这活儿比干农活轻松多了,不受风吹雨淋,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陈迎霞说。

  目前,工坊研发创新出多元素文化旅游产品2个系列100余种产品,以手工刺绣鞋垫、手工编织“马当先”商标为代表的创意产品深受人们喜爱。“借助留守妇女和贫困群众这个特殊群体,不断研发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艺术品,利用农村妇女的传统刺绣技艺和手工编织技能,不断壮大‘绣娘’队伍,带动产业发展,并与互联网相结合,探索出了‘公司+留守妇女+扶贫车间+自媒体带货’的发展模式,把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产品远销各地,更好地弘扬山丹民间文化艺术。”工坊负责人杜晓丽介绍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山丹县通过开展“匠心传承,精准扶贫”行动,深入发掘整理当地传统工艺项目及历史文化内涵,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将文化惠民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采取“非遗扶贫”工作模式,助推群众增收致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