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柠条之歌——定西市安定区脱贫攻坚“愚公”群像素描(下)

 2020/06/22/ 23:32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通讯员 易思耿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易思耿

  初夏时节,安定区山间一道道反坡台上开满了黄色的柠条花,一弯弯花儿远远看去像是落在梯田间的黄云彩。

  安定干旱,惟柠条生长茂盛,根扎黄土,严寒不屈服,酷暑不低头,无比坚韧顽强。59岁的马俊是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干了二十多年的老支书,就像一棵深深扎根在陈家屲山岗上的柠条。

  “荣誉重千斤!更是责任和使命。”

  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陈家屲村党总支被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马俊在人民大会堂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加坚定了和班子团结带领全村群众脱贫的决心和信心。

  “带着大家干,做给大家看”。马俊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根据当地群众爱养殖、能养殖的特点,带头改圈舍、引良种,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先后有12名党员加入合作社、将5名种养大户培育成党员,走出了“宜羊则羊、宜牛则牛、种养结合”的致富路子。

  马俊经常带领村上一班人在田间地头想办法,“对症下药”开方子,逐户制定帮扶措施。

  “心劲儿大了!”村里的贫困户马广东,因病致贫,靠低保过日子,村上通过争取“交钥匙”工程,帮他筹资3万元新建了住房,争取圈舍改建补助资金4千元,修了新圈舍,免费投放基础母羊4只,马广东一下子觉得日子有奔头了。

  在马俊的带领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陈家屲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73户281人,下降至目前的2户7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14.74%,下降至2019年底的0.34%,于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

  “人家小岗村、华西村能做到,为啥咱做不到?咱的条件差,做不到十分还做不到五分吗?咱自己努力,加上抓住国家的政策机遇,一定会好起来。”为了改善村子的面貌,2014年,安定区西巩驿镇南河村党支部书记景银山带领大家开展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工程。

  建设过程中,景银山给手头紧张的老乡垫了建筑款,打了一抽屉的白条子。第二年新房建好了,一抽屉的白条子没有一户拖欠,换成了对这个“憨”汉子的信任与感激。

  易地扶贫搬迁后,南河村又迎来了新的机遇。2016年省级美丽乡村项目成功落地南河村。

  “国旗是用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搞革命,图个啥?就是为了咱们现在的好生活!”迁入新居后,景银山组织大伙每年正月初一举行升国旗仪式,感党恩,跟党走。

  2017年天旱,地里的玉米只长杆子不结棒子。

  “红军长征雪山都翻过去了,就不信没别的办法。”景银山“憨”劲儿上来了。当时适逢省里鼓励各地进行“三变”改革,景银山动起村里荒地的主意。

  在荒地里挖个蓄水池!挖池、储水,解决旱情,资产变资源,水到渠成。

  蓄水池挖好后,南河村铺设了4公里的管道,覆盖周围的大片土地。以前只能种洋芋和玉米的旱地,摇身一变,成了水地。

  “人都说我‘憨’,我是个党员,就是要‘憨’,把村子建设好。”面对种种声音,景银山从未动摇过。

  汗水浸润心灵,山河见证信仰。

  安定区各级干部,扎根土地,扎根人民,用真情与奉献,用执着与忠诚,坚毅柔韧,默默贡献,像山间梁卯上傲立的柠条,是最美的野山花。

称钩驿镇金川村驻村帮扶队长朱旭红走访贫困户.jpg

帮扶干部走访贫困户。(资料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