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杨红丽
6月中旬,记者来到位于祁连山脚下古浪县南部高深山区的黄花滩,生活在相对平坦的川区的居民已经搬下山,破旧的土坯房已拆除,宅基地已种上了松树、云杉。站在高处向远处眺望,隐约可看到一两块碧绿的洼地,那是曾经当地村民仅有的水源,他们要用驴驮水,上学、看病要翻过山头。
黄花滩移民今昔用水运输对比
驱车从颠簸的山路下来,行至省道,一排排青砖黛瓦的住宅整齐划一,一条条宽敞的道路延伸至住宅小区里,一盏盏明亮的路灯挺拔矗立……阳光新村、富民新村、富康新村、感恩新村、圆梦新村等移民新村次第排开。自2012年开始,古浪县持续实施黄花滩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先后建成12个移民新村和1个生态移民小城镇,共搬迁安置南部高深山区11个乡镇73个贫困村6.24万人,实现了新堡、干城、横梁3个乡镇整乡搬迁,走出了一条高深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富民新村全貌
富民新村就是黄花滩生态移民搬迁下来的村子之一,李应川的新家就在这里。
“以前在山里的老房子住了20多年,家里种了7亩多的旱地,主要是靠天吃饭,走路、看病、娃娃上学都不方便。”回忆起在山里住的日子,李应川依旧唏嘘不已。移民搬迁后,李应川自筹2万多元,加上政府补助和易地扶贫搬迁贷款,2018年搬进了90多平方米的新房。“从没想过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真真是搬进了‘幸福里’!”李应川由衷地感慨道。
2019年8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富民新村李应川家,总书记屋里屋外仔细察看,打开厨房水龙头冲冲手,到厕所按下马桶开关,了解乡亲们住房改善和改水改厕等情况。
李应川新家客厅
在李应川家的客厅里,总书记和李应川一家三代5口人聊家常。如今,和总书记的合照就挂在李应川家的客厅里,这最让他引以为豪,也是他铆足了劲奔好日子的动力。
李应川介绍家里的自来水水窖
“当时我拿出这个相册给总书记看,这里面有我们住在山里的老房子和生活环境的照片。”李应川打开相册,翻到了那张照片。照片里,山里的黄泥墙、土坯房和搬迁后窗明几净的新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总书记问我搬下来住满意吗?还有什么要求?我对总书记说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孙子孙女上学就在家门口,村上的卫生室就有好几个,看病就医也方便。村上修建日光温室大棚和养殖暖棚,我也申请了1座大棚和4座养殖暖棚,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了。”李应川生活环境的改变,仅仅是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所有移民群众如今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
搬迁后,古浪县南部山区生态加快恢复
走出李应川家,顺着门前的巷道往西走100多米,映入眼帘的是富民新村文化广场。广场上,健身器材、娱乐设施一应俱全;绿化带上种植的鲜花争奇斗艳,树木青翠欲滴。文化广场对面就是富民完全小学,时值下午放学时间,孩子们纷纷冲出教室,奔向绿色的塑胶操场,霎时间,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富民新村村组绿化林带种上了海棠树
相关新闻
- 2020年06月29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甘肃省脱贫攻坚县(区)宣传周”活动启动
- 2020年06月29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土桥不“土” 致富有“葡”
- 2020年06月18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温暖的回响·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元古堆村“幸福笑脸”背后有故事
- 2020年06月17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温暖的回响·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元古堆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