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温暖的回响·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元古堆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2020/06/17/ 09:16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李杨 张永刚

曾玉成(左)和记者聊着自家的“故事”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杨 张永刚

  “要不是那年我下决心贷款种百合,可能现在家里还是个刚填饱肚子的光景。当时家里一年的收入都不到1000元,日子过得紧巴。”定西市渭源县元古村村民曾玉成今年45岁,说起2013年以前的苦日子,他感慨万分,“2013年在村里人种百合期间,掌握了一些基本种植技术,就想着通过扶贫贷款,流转一部分土地,自己也栽种百合。”

  元古海拔2400米,高寒阴湿,却适合百合生长。2013年,曾玉成就流转了8亩土地。辛勤劳作3年后,曾玉成和家人用汗水换来了丰厚的报酬,种植百合纯收入达3.8万元。但曾玉成并没有仅仅满足于脱贫,而是继续扩大百合种植规模。目前流转的土地已有40亩,成为元古最大的百合种植户之一,年纯收入达到6万元。

看着健康成长的羊群,孟友鸿笑得很开心

  与曾玉成种植百合不同,喜欢养羊的孟友鸿在甘肃陇玥农牧有限公司已经干了4年多。“没来公司之前,我自己在家养羊,但后来我出了车祸。”孟友鸿告诉记者,“伤养好之后,村两委在帮助我家解决就业增收难题时,了解到我有养羊经验,就介绍我到公司上班。现在每月工资能拿到3000元左右,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董建新(中)接受记者采访

  “新房建起来了、道路硬化了、学校改建了……整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但要说村里变化最大的,那还是村民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大家伙都从过去的‘要我干事’变成了‘我要干事’,从过去的‘要我脱贫’变成了‘我要脱贫’。”见证了元古堆村巨变的村党支部副书记董建新说起来很是感慨。

  “要致富靠产业!因此,突出党建引领,强化‘支部+企业(合作社)+产业’模式,这是我们村班子主要的做法。”董建新介绍说,“我们探索出了‘母畜寄养+农户分红’、土地入股和‘企业主办+群众入股’等6种产业扶贫模式,先后领办专业合作社13家,有362名农民加入了合作社和协会。

  近年来元古堆村大力发展中药材、百合种植、劳务输转等传统优势产业,还引进了苗木繁育和梅花鹿、养殖放养鸡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生态旅游和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全村富民产业多元化发展。

朱惠军(左一)、董建新(右一)、李树茂(中)查看羊肚菌生长情况

  “下一步,我们将对现有的民宿进行提升改造,发展配套的特色小、手工业、特色农产品等,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到2020年底元古村扶贫创业旅游小镇全面建成,构建‘游山水田园景、生态养生、住别致农家院、民俗欢乐情、特色农产品’的旅游业链条,带动当地群众稳步增收。其次是进一步扩大羊肚菌种植面积,形成羊肚菌产业规模种植。同时在业编织厂现有资源基础上,改建成百合加工厂,填补百合产业空白区域,形成百合种植、储藏、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打造元古百合品牌,带动全村产业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说起元古村今后的发展规划,董建新和田家河乡党委副书记、元古村党支部书记朱惠军均已成竹在胸,“我们有信心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航拍元古堆村甘肃陇玥农牧有限公司羊舍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