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岷县:黄芪“名片”和“颜值”故事

 2020/09/04/ 06:5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崔银辉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黄芪“名片”和“颜值”故事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9月1日,中宣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主题采访团走进岷县,开展主题采访活动。

  在岷县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电商室,货架上摆着一个砖红色的名牌。同一般的货物名牌一样,用黑字打印“黄芪”二字,不同的是,下方还有astragalus mongholicus——黄芪的英文翻译。

  说起这个英文单词,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邱富文说,这和2019年的广交会有关。那是邱富文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带上地地道道的岷县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邱富文出现在广交会的“舞台”上。

  “第一次参加广交会,让我发现自己和别人有天壤之别。其他客商递出来的名片都是正面中文、背面英文,我们的名片只有中文。有的公司业务员精通几种语言。”邱富文说,“好在同去的朋友中有一位大学教授,帮我们把中药材名字翻译出来了。” 这个名牌一直被邱富文保留至今。

  参加广交会让他打开了眼界。“我们带去的样品被客商一抢而光,你看,当时有几位外国客商向我咨询中药材产品,他们的联系方式我还保存着。”说着,邱富文轻点手机,翻阅联系人名单。让道地岷县中药材打入海外市场,这并非不可能。

  从2019年起,邱富文开始尝试发展订单农业,鼓励乡亲们种植绿色中药材。邱富文说,这是他瞄向海外市场的第一步:“要想让我们的中药材漂洋过海,最重要的是确保好品质。”

  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8月成立,以种植和销售中药材为主。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共有社员362户。2019年,销售中药材160吨,销售收入共560万元。

  今年8月28日,邱富文去大同市参加了2020中国道地药材县域产业发展大会,让他对道地药材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草木有本心,种药材要从源头上把好关,确保中药材的道地性。

  “那次广交会也让我愈发意识到产品包装的重要性。”邱富文说,如今在合作社电商室摆放的产品已是第三代包装了。

  “你看,这是我们的第一代包装,2017年2月开始使用的。”顺着邱富文手指方向看去,第一代包装袋呈土黄色,没有对产品的任何介绍。

  到当年12月,益农合作社对包装进行了调整,包装袋由土黄色变为靛蓝色,袋子背面印有“药农人的故事”:“合作社以‘凝科技引领脱贫致富,聚众志共筑绿色联盟’为其发展的文化理念……”

  邱富文说,这是他请专业公司做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产品换成第二代包装后,赢得了更多顾客的青睐。

  “后来有朋友建议应该把岷县的特点体现在包装上,我们岷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邱富文认为不错,于是他的产品更新为第三代包装。

  将新包装握于掌中,手感更佳,淡绿色更加清爽宜人。包装袋背面“药农人的故事”更加丰富:“岷县因岷山而得名……素有‘千年药乡’‘中国当归之乡’之称……”

  好品质加上“好颜值”,产品必有好市场和好口碑。“再加上定西处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给我们提供了良好机遇,将来有可能进入东南亚、东欧等海外市场。到那时,我们产品的包装上会出现全英文介绍‘药农人的故事’。”邱富文笑着说。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