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家庙镇官路村食用菌(香菇)生产基地
新甘肃客户端见习记者 王梓懿 通讯员 王建军 张安军
秋日霜晨,家住渭源县祁家庙镇官路村常家沟社的孙瑞平哼着小曲走进自家承包的香菇菌棚,把采摘的香菇交售给镇上的田园合作社。
孙瑞平今年51岁,家有4口人。他和妻子王雪琴主营食用菌香菇大棚4座,兼营耕地18亩;女儿孙剑丽就职于甘肃正学中医研究院;儿子孙云峰就读于兰州财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近年来,他家赶上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通过发挥自身能力勤劳致富,从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华丽转身为“全县脱贫示范户”,致富故事被乡亲们津津乐道,还参加了渭源县2020年“扶贫日”宣传活动,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回忆半个世纪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孙瑞平五味杂陈。他13岁刚上初中时,母亲去世。他的父亲一心想着要他们三兄弟读好书,通过教育摆脱贫穷。但不幸的是,他16岁时父亲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三兄弟没有了生活的依靠,失去了读书的梦想,被迫走向社会。
1994年,25岁的孙瑞平与同村姑娘王雪琴结婚,不久和父母分家独立生活,赖以生存的耕地仅有4亩。随着一双儿女的降临,孙瑞平更加勤奋,也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但家里耕地少,他只能常年出外打工挣钱养家,勉强能保温饱。随着孩子们陆续长大,家庭低微的收入无法应对越来越多的日常开销。他身上的担子愈来愈重,生活捉襟见肘。
正当孙瑞平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家被驻村帮扶工作队认定为第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评定为二类低保户,在官路村新农村住上了整洁的新房,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女儿孙剑丽升入河西学院中医临床专业学习,享受了“雨露计划”教育扶贫普惠政策。2020年,儿子孙云峰考入兰州财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习,获得政府部门新入学大学生补贴0.5万元。
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激发了孙瑞平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他们夫妻俩多次参加县上举办的农业适用技术、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马铃薯丰产技术、新型农民等培训班,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2017年,孙瑞平获得产业扶贫贷款5万元,在经营好自家耕地的基础上,又承包他人耕地,每年种植中药材当归4亩、党参3亩,蚕豆、马铃薯等其它农作物11亩,年农业种植业纯收入达到3万至6万元。
建档立卡户在祁家庙镇扶贫车间加工香菇
2019年,孙瑞平夫妻俩在种植好18亩耕地的同时,在祁家庙镇官路村食用菌(香菇)生产基地就近务工,获得劳务收入2.6万元。同年,孙瑞平参加了食用菌香菇生产技术培训班,并被选派到河南省西峡县食用菌基地观摩培训,不仅掌握了食用菌香菇生产技术,还成为官路村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骨干。他家年人均纯收入快速提高,2019年实现了脱贫摘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0年,孙瑞平夫妻俩在官路村食用菌香菇生产基地务工3个多月,就近获得务工收入1.98万元,并获得产业扶贫菌棒补贴0.6万元,务工补贴0.72万元。6月初,他果断承包了食用菌大棚4座,上架菌棒3万棒,截至10月上旬,已经出售香菇实现毛收入12.6万元,预计全年可实现毛收入16万元,纯收入3万元。
奋进在脱贫摘帽奔小康的阳光路上,孙瑞平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他信心满满地说,自己脱贫了,更要与乡亲们一起致富,大伙儿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相关新闻
- 2020年10月23日张掖市甘州区扶贫车间家门口奏响“致富曲”
- 2020年10月22日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平凉市“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9538户3.85万人
- 2020年10月23日白银市平川区毛卜拉村创新土地管理新模式 分散土地化零为整 一户一田助农致富
- 2020年10月23日文明新风吹遍永登 致富路上服务相伴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