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陇西 蹚出中医药产业发展新天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崔银辉
深秋时节,陇西药农张罗着收获的活计。福星镇庞家岔村党支部书记邢世军说,今年是全村建设绿色标准化基地的头一年,中药材长势很好。
陇西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这份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营生,到这一辈种药人手中,已经变换了新方法。
中药材,为陇西县的发展带来新机遇;陇西,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标准化种植,擦亮“道地”品牌
庞家岔村村民王振恒从1992年开始种植中药材,起初只有2亩左右,夫妻二人种药材全靠土方法。
渐渐的,村子里种中药材的人多了起来。王振恒开始收购乡亲们的中药材,背上半麻袋,搭上班车,到文峰镇的马路边销售。
王振恒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了让中药材看起来更粗壮,部分药农种植时使用“壮根灵”。“虽然看着党参粗大一些,但不厚实,因为它的密度降低了,卖不出去。”王振恒说,市场并不好糊弄,遇到这样的中药材,自己不能收。不出几年,乡亲们都转变了意识,老老实实种药。
现如今,标准化种植已成为陇西药农的共识。今年,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建立中药材生态有机示范基地1000亩、绿色标准化基地2万亩。
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中药材种植大户、合作社等越来越重视中药材的品质,来公司做质检的客户越来越多。2018年,公司收检3300批次;2019年收检4500批次;今年10月以来,已收检4000批次。数字递增的背后,显示出药农对品质和道地性的追求。
精深化加工,拓展全产业链
实现群众增收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一条完整成熟的全产业链。
近年来,陇西县按照“一主两副”的布局(“一主”即巩昌中医药精深加工区,“两副”即以中医药批发市场、仓储物流为主的文峰分园区和以道地药材交易及初加工为主的首阳分园区),规划建设占地9平方公里的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并于2018年6月顺利通过验收。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依托园区,陇西县先后引进入驻国药集团、广药集团、天津天士力等中医药加工企业20余家。
陇西县冯了性药材饮片有限公司于2017年成立,吸纳本地员工11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9人,不仅增加了当地人的就业机会,也为陇西中药材的销售拓宽了道路。公司采购员李旭东介绍,2019年公司收购当地中药材5000余吨,并与当地400多户建档立卡户合作,以高于市场5%的价格收购500吨中药材,农户户均增收1875元。
此外,公司在陇西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多个标准化种植基地,为农户提供品质上乘的药苗,从源头上把好关。
多元化发展,向大健康转型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的健康理念逐渐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大健康理念和预防康养的意识逐渐被人们接受。
陇西县立足当地优势,大力发展以中医药养生保健、健康养老、慢性病调理等为主要业态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在古莱坞影视城渭水风情街筹建康养中心,形成以旅游、康养、休闲等为一体的服务功能。
陇西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中心负责人范辉介绍,中心自7月18日运营以来,每天约60人的客流量,其中以足浴、按摩的游客居多。
“我们主推医养、食养、文养等‘八养’理念,打造‘智慧中医’,让中医更好地服务于百姓。”范辉说。
据了解,陇西县所有县级综合医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有不同规模和特色的中医馆。
相关新闻
- 2020年10月28日建设大平台构建大通道形成大枢纽发展大产业 兰州陆港成为向西开放“桥头堡”
- 2020年10月28日第八届(2020)全国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专题论坛举行
- 2020年10月28日2020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高峰论坛暨产销对接洽谈会举办
- 2020年10月27日酒泉三墩镇:“一乡一业”产业助农奔小康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