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文物中的历史】来自丝绸之路的胡瓶

 2020/11/19/ 04:3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王仁湘

【文物中的历史】

来自丝绸之路的胡瓶

  王仁湘

  古代文化东西交流,饮食是首选项,遥远的距离之间,有物种、器具交流,也有饮食方式上的交流。我国古代制器强调传统风格的继承,器物形制变化比较缓慢。若与外域产生交流,偶尔也会青睐舶来品。例如酒具中的酒壶,由先秦经汉晋,我们有一二种比较固定的器形,也有固定的饮酒方式,因为由域外传进的一种“胡瓶”,这个传统就被打破了,盛酒器具改变之时,也是饮酒姿势改变之时,随之又改变了传统的饮茶方式。

  汉唐时期统称西域人为“胡人”,商人曰“胡商”,所用之物常冠以“胡”字。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中西文化交流频繁,汉唐时期的人们特别是帝王与上层贵族,崇尚胡俗、胡妆、胡服、胡器、胡食、胡乐、胡舞,胡风流行朝野。

  随着胡风传入的还有一种胡瓶,所谓胡瓶,是指由外域传入中国的一种贮酒器具的名称,它最初的材质为金银制,传入本土后用陶瓷等工艺仿制改制。因它来自于西方,又多为胡人使用,故称胡瓶。当然胡地产制的瓶,在胡地不会叫做胡瓶。

  对于胡瓶的研究,受到许多历史、考古与文化学者的关注。一般认为胡瓶形制主要分两类:即萨珊式和粟特式,造型与装饰风格有一定区别,但大体形制是一样的。胡瓶的制作与使用地是波斯、粟特及东罗马帝国,胡瓶随着外国使节和商人传入东方。

  胡瓶传入我国较早的记录出现在《前凉录》中:“张轨时,西胡致金胡瓶,皆拂菻,奇状,并人高,二枚。”这是晋愍帝建兴元年(公元313年)之事。更早的说法又见于《西域记》所载:“疏勒王致魏文帝金胡瓶二枚,银胡瓶二枚。”说明魏晋时期,产于域外被称为“金胡瓶”和“银胡瓶”的金银质酒器已经在东方出现。魏文帝喜爱收藏珍奇之物,也算是一个少有的收藏家。

宁夏固原出土的北周鎏金银胡瓶。

  虽然古代文献中偶尔也能读到胡瓶,但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并不容易确认。将胡瓶的用途定为酒器,也是在研究中取得的共识。

  魏晋传入的胡瓶是什么样子,在本土的考古中还没有见到。已经发现的胡瓶与相关资料,最早可以追溯到北朝的北周时期。

  1983年在宁夏固原深沟村发掘了一座大型墓葬,它是北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李贤夫妇合葬墓,墓中出土一件鎏金银壶,被看作是在我国境内出土年代最早的胡瓶实物,这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具有萨珊风格的金银器,银瓶表面鎏金,环形单柄,柄上方铸一高鼻深目人头形,瓶口为鸭嘴状,瓶身上下饰有三周联珠纹。引人注目的是,瓶体中部有6个半浮雕人物图像,研究者考证认为,6个人物展现的故事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即“帕里斯裁判”和“特洛伊战争”。

  从这件胡瓶工艺、纹饰题材和装饰风格判断,无疑是一件舶来品,而且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贵重物品。

  考古中除了见到胡瓶实物,也出现了一些相关的图像资料,可以对胡瓶的用途用法得到直观地认识。陕西西安北郊发掘的北周安伽墓,墓中围屏石榻雕刻图像中频繁出现胡瓶,有侍者手执的胡瓶,有置于地面上的胡瓶。在安伽墓东北方位发掘的北周史君墓,墓中石椁浮雕上也雕刻有胡瓶数件。在甘肃天水市石马坪发现的一座墓葬中出土的屏风式石棺床,也雕刻有胡瓶。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