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文物中的历史】来自丝绸之路的胡瓶

 2020/11/19/ 04:3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王仁湘

唐李震墓壁画中的托盘执胡瓶女侍图

唐安元寿墓壁画中的持胡瓶男装女侍图

  到宋、辽时期,标准的胡瓶已不多见,本土化的酒壶大量出现,名称也开始改称酒注、酒壶,用法与胡瓶相同。

  除了改变传统的饮酒方式,胡瓶的传入意义还不只如此,它同时改变的还有我们的饮茶方式。唐代后期饮茶出现一种新方法,将茶末放入茶盏,用一种带嘴的茶瓶在炭火上将生水煮沸,向盏中冲注,这方法被称为“点茶法”。

  煮茶用鍑,点茶用瓶,又叫汤瓶。茶瓶最早实物出自于西安出土的唐太和三年(公元829年)王明哲墓中,茶瓶肩腹伸出短嘴,以做茶汤的出水口。

隋虞弘墓雕刻中的胡瓶(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唐末至宋,茶瓶的嘴开始逐渐加长,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专论茶瓶形制:“瓶宜金银,大小之制,惟所裁给。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特别强调茶瓶制作嘴形的作用,它是能否注出好茶汤的关键。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北宋厨娘画像砖上,表现有用茶壶煮茶汤的厨娘,候汤的厨娘用火箸拨炭,炭炉中煨着一只长嘴的茶壶。

  唐代这样的茶瓶茶壶,其实与酒壶并不易区别,但可以想像茶瓶是借用了酒瓶(壶)的样式,饮茶方式的变化或许受到饮酒方式的启发,茶瓶也是模仿胡式酒瓶的样式改制而成。

  胡瓶的传入,不仅改变了古代中国的饮酒姿势,让斟酌这样的词汇只存在于记忆之中,它还顺带着造成一个意想不到的变革,革新了古中国的饮茶方式。不用说,这饮茶方式又反射回去影响到了域外,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