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希望的明天
——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飞播造林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下)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题记:有梦想,就有明天,我坚信。
“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唐时白居易尚能载下一片绿色,惠及后人;新时代的我们又岂能输给古人。
飞行员的头白了,可播撒在华夏大地上的万余吨、亿万粒种子,正在蓬勃生长,那是绿色的希望,那是灿烂的明天。
更何况,还有年轻一代持续接力。那希望就会不断绵延,那明天就会更加绚烂。
39年飞播,植根为民,造福人民。
(一)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阿拉善左旗规划飞播造林840万亩,截至2020年已累积飞播591万亩;‘十四五’期间,再完成100万亩,预计2035年全面完成飞播目标。”从事林业工作35年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刘宏义心里,像有把算盘噼里啪啦响,“飞播账”算得一清二楚。
和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打了几十年交道,刘宏义清楚,他的远景目标不是梦,是梦想,肯定能实现。
自1982年,这个大队进入阿拉善左旗至今,近40年的飞播,不仅帮助他们以势不可挡的“绿色速度”,阻挡了腾格里与乌兰布和两大沙漠的“交汇握手”;也以漫山遍野的“绿色长城”,给予他们治沙的信心和力量。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谈起飞播,刘宏义难掩喜悦,细细讲给记者听。
指着阿拉善左旗飞播图,刘宏义(左)向记者细细讲述。(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张岩拍摄)
苦心人,天不负。近40年的飞播,终于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形成间隔长350公里、宽3至20公里,在乌兰布和沙漠西南边缘形成间隔长110公里、宽3至10公里的两条飞播造林治沙“锁边”带。
相伴而生的,植被覆盖率从5%左右上升至12.8%-50.4%;沙尘暴从上世纪90年代的每年二十八九次,下降至2020年的五六次且强度大大减弱;植物物种从飞播初的3个,增加为五六十种;动物物种从“沙漠死海”到野兔、狐狸、獾猪满地跑,老鹰、小鸟凭空飞……难怪老百姓说“绿带锁黄龙,沙漠变绿洲。”
飞播官兵采集的各类种子。(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拍摄)
可不是,沙漠绿了,群众笑了,钱袋鼓起来了,生活美滋滋的:
“阿拉善左旗共591万亩的飞播区涉及农牧民235户、845人,无论生活方式,还是生产方式都彻底改变了。”刘宏义又算起了账:退牧还林每人每年补贴1.5万元,每家一名护林员一年收入2万元;虽已退牧还林,可地还是农牧民自己家的,谁家地谁家采摘树种,又有一笔收入,多则四五万,少则一两万,七七八八算下来,就是十多万。
还有多种经营收入,咋说?
以前是沙漠,多种经营想也别想。如今,花棒、沙拐枣等五六十种植被覆盖着,一年四季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尤其夏季,紫色的沙棒花满溢开来,浪漫摇曳,吸引着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或策马扬鞭,或穿梭赏花,或自驾放飞……
游客在沙林花海中穿梭游玩。(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刘宏义提供)
浪漫摇曳的沙棒花。(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刘宏义提供)
沙棒花花开正艳。(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刘宏义提供)
“还不仅仅是阿拉善地区受益,这两条飞播造林治沙‘锁边’带,还关乎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乃至华北平原生态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亦如两大屏障,构建起祖国北疆的安全稳定基石。”刘宏义说,腾格里沙漠往东,就是贺兰山下60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宁夏平原粮食主产区;乌兰布和沙漠以东,越过黄河,就是河套平原粮食主产区,再往东,就是华北平原……
这是奇迹,更是生的希冀。
(二)
阿拉善军地携手探索的飞播造林治沙实用技术,获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创造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也成为军民共同推进生态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该大队官兵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誉为“飞播绿鹰”。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女儿口中的“阿左旗”,是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是张建刚和战友们飞播了30多年的土地。可他的“战场”,女儿小时候不懂,一肚子埋怨。
飞行员驾驶运-5飞机在腾格里沙漠上空飞播造林。(刘畅摄)
能不埋怨吗?每年5至8月是飞播季,这就意味着每年暑假父亲从来不在家;每次生病、每年生日,还是不在家……
有一次,女儿高烧近40度,被诊断为肺炎,刚住院就因飞播任务不得不走,连医生都看不过眼,“就没有你这样当爸的”。听着医生的责怪,看着昏昏沉沉的女儿,看着委屈得满脸泪水的妻子,张建刚还是硬着心肠走了;可一出门,眼泪就扑簌簌地直淌……
“我现在听力不是太好。” 1949年10月1日出生的宋占清告诉记者,用于飞播的飞机不是密封舱,飞行中急速上升或下降,耳膜长时间受气压压迫,很多“老飞播”的耳膜都凹陷了,这是飞播给身体留下的印记。
2019年,杨金波最后一次到阿拉善左旗飞播,特意登上附近的营盘山。向北望去,一片青葱翠绿,沙漠早已没了踪影——这是他多年飞行生涯最闪亮的一枚“军功章”。
把忠诚写在祖国大地。
一粒粒种子,可不仅仅是一粒粒种子,那是一个个充满生机的 “绿色银行”。
秦岭南麓,美丽的陕西汉中盆地勉县周家山镇留旗营村,大山深处植被茂盛,是飞播造林成效明显的地区之一。看着家乡的变化,2013年,村民张龙泉大胆地在海拔2000米的云雾山深处修建了几间圈舍,引进6头种源林麝;后又合伙成立勉县森苑养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入100万元资金,扩建了3000平方米标准化圈舍,林麝养殖成了“摇钱树”,张龙泉信心满满,“我要带更多人脱贫致富。”
梭梭、苁蓉、锁阳……生态改善的阿拉善左旗,“十三五”期间,林草特色生态产值达199.5亿元。截至目前,已有1000多户农牧民从事梭梭、苁蓉、锁阳种植。
“飞播给了我一个家”“飞播给了我一双致富的‘双拐’”“‘沙窝窝’变成了‘金窝窝’”……飞播区百姓的幸福生活,就是最高的赞美和褒奖。
“绿色银行”“美丽家园”“金色希望”......你看,他们留在大地上的印记,多美啊。
(三)
2020年7月,飞播了36年的张建刚执行完军旅生涯最后一次飞播任务后,摸着飞机,喃喃诉说,“老伙计,我要先退休了,你再和小伙子们继续飞……”
曾经轰鸣的发动机噪音,那一刻,似乎变成了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张建刚舍不得朝夕相处的战友,泪眼模糊。那一刻,夕阳下,余晖柔和温暖,像照片一样深深印在高鹏的脑海里。
“我心疼他,又舍不得他。”高鹏说,师傅手把手教我,对自己就像父亲一样,铁血的汉子几度哽咽,师徒相互拍拍肩,未说一语就过去了,就像曾经无数次拍拍肩,什么话都有了,什么难和坎也过去了一样。
“白了头,我无怨无悔。”刚开始飞播,张建刚都不好意思和老师、同学说自己开的不是战斗机;可几十年下来,回看片片绿洲,又特别骄傲,还特意向老师报告,也告诉女儿,“绿色是奖章,皱纹是荣誉,伤疤是鲜花。”
飞播官兵与地方林业人员一同察看草种质量情况,确保飞播效益。(资料图片)
“90后”飞行员王斐刚到这个大队时沉不下心。一位“老飞播”捧起种子说:“我们播撒种子,还要学种子的精神,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要学种子扎下根,别像沙子一样一吹就跑。”
“既带技术、又带思想,让我们真正感受到飞播是门学问。”想起“老飞播”言传身教的点点滴滴,王斐很是感慨,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愚公之志传承下去。
接力,接力,再接力。39载,一代代飞播官兵紧握飞播“接力棒”,战胜了地形复杂、天气多变、技术苛刻等困难,自主研制出“空中可调式定量播种器”,探索出适合西北地区飞播的成套系列方法,不断提升、传承“驭鹰”本领,筑“鹰巢”,斗“沙魔”。
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是改革开放初期较早担负专业飞播任务的团队,也是至今唯一仍在担负此项任务的部队,他们在空中“撒种子”,与群众“结对子”,再送出“钱袋子”……
不仅如此,这支队伍还不忘在播区播撒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
现任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大队长辛嘉乘(前排左二)与飞行员意气风发,信心十足。(刘畅摄)
希望,像簇簇绿意在祖国大地上绵延伸展,让人期待;明天,如朵朵鲜花在沙漠深处璀璨绽放,令人向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2月07日为了母亲的微笑 ——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飞播造林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中)
- 2021年02月07日为了希望的明天——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飞播造林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下)
- 2021年02月05日为了大地的呼唤 ——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飞播造林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上)
- 2021年02月05日为了大地的呼唤——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飞播造林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