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智库建言】优化营商环境 抢抓发展机遇

 2021/03/30/ 06:0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宋圭武 李冰心 王永明 鲜静林

系统谋划综合施策

  鲜静林

  通过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实现在各要素功能基础上的系统功能的放大和创新来补短板、强弱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构成的大系统,是多维、多变量、多层次、多因素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系统,主要根据软环境、基础设施、商务成本、市场环境、社会服务、生态环境等要素指标进行测算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影响营商环境各要素的有机联系,以系统整体效应为着眼点和出发点,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通过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实现在各要素功能基础上的系统功能的放大和创新来补短板、强弱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要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始终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一牛鼻子,坚持不懈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既要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打造权力瘦身的“紧身衣”,又要善于做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啃政府职能转变的“硬骨头”,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从而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要紧紧围绕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和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打造信息对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准确把握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领域改革的方向,因地制宜出台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具体举措。其中,在土地要素方面,要着力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一是灵活产业用地方式,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完善产业用地政策,推动不同产业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二是灵活土地计划指标管理,城乡建设用地供应指标使用应更多由省级政府负责。在技术要素方面,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在数据要素方面,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制定出台新一批数据共享责任清单,研究建立促进企业登记、交通运输、气象等公共数据开放和数据资源有效流动的制度规范。

  要紧紧围绕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推进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共治共享、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在人口老龄化加快和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和劳动力质量、提升人力资本,客观上要求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这已成为目前建构良好营商环境的必要条件。要通过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向医疗卫生、体育教育等方面倾斜,不断扩大支出规模、提高比重,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要侧重于信用担保、筹资融资、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经营管理、国际合作等领域,建构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领域,要推动落实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明确合理透明的价格机制,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预期,提高民营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投入到社会公共服务,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供给能力。

  要紧紧围绕法治建设,提高各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创建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各级政府及广大干部要厘清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的权利理念,自觉地放弃对市场主体的干预冲动,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限制和规范权力的运行,约束权力的扩张性冲动。要严守承诺,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对企业不公平对待或搞地方保护,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革除与审批发证等相关联的寻租权力和不当利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建设法治与信用文化,切实保障宏观环境的稳定性,严格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确立知识的价值,并为“知识”转化为“经济”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其中包括版权制度、专利制度、风险投资制度、知识产品上市制度、技术股份制度、人才流动制度等。

  作者系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