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做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定西市扎实推进信访工作综述

 2021/08/11/ 06:4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崔银辉

做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定西市扎实推进信访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您把这300元钱拿好,回去把中药材种好。”7月16日一大早,定西市委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赵贵成一边把300元钱递到王宝生手中,一边嘱托。

  王宝生是岷县寺沟乡坞麻沟村人,两天前来到定西市某工地打了两天工后,感觉自己不太适应城里的务工生活,便辞工回乡。由于工期未到,没有拿到工钱,所以他一大早来到定西市信访局寻求帮助。

  在定西市信访局来访接待科负责人周恩龙的协调下,不到半小时,王宝生顺利拿到300元的工钱。

  信访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定西市信访工作者一直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尽心尽力、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今年上半年,定西市信访局累计为2000多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9600多万元,化解重点信访积案138件。

  负责同志“大接访” 服务群众零距离

  定西市信访局为了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组织负责同志到信访部门坐班接访,“挂牌坐诊、当场开方”。

  记录显示,3月26日,时任定西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到市信访接待大厅接待来访群众,协调解决了定西悦心润苑住宅小区住户反映的不动产权证办理信访积案。

  4月13日,时任定西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市信访接待大厅接访群众,协调解决了不动产权证办理、易地安置等信访问题。

  为了让接访渠道更加畅通,定西市信访局建立健全了“市级干部预约接访、县区干部AB岗开门接访、乡镇干部随时接访、村级干部上门走访”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我们坚决不做矛盾‘中转站’,不推诿,不空转,件件有回应。”赵贵成说,“大接访”活动有效推动各方联动,形成解决群众诉求的合力。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136名市县级干部参与“大接访”活动,接待群众来访578人次,受理信访事项315件,现场协调解决258件,批示交办责任单位办理57件,群众满意率95%以上,实现了负责同志接访常态化、制度化。

  用心用力办实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定西市信访局的矛盾纠纷调解室,39面锦旗挂满四面墙壁。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段解民忧、办实事的故事。

  赵贵成指着一面锦旗,上面印有“党的代表为人民 疫封千里解难题”十四个金色大字,落款是“陇西山里娃 王燕子”。他将这段故事娓娓道来:“这是去年发生的事了。定西市招考特岗教师,原本在新疆工作的王燕子通过了笔试,进入资格复审环节。”

  本应该高兴的时刻,王燕子却犯了难。原来,资格复审公告中明确要求已经就业人员须提供原单位的解聘函。当时因正逢疫情期间,快递停运,即便本人去新疆,来回需要隔离,时间上来不及。

  心急如焚的王燕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赵贵成的电话。“电话是面向社会24小时畅通的。”赵贵成说,就业对年轻人来说是事关一生的大事。放下电话后,他立即与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沟通,事情得以妥善解决。原单位开出解聘函,通过微信方式传给王燕子,王燕子出示于定西市教育局,得到认可。

  事后,王燕子和家人送来了这面锦旗。

  赵贵成说,信访工作者要时时刻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真心赢民心。

  来访接待科负责人周恩龙一年要接待来访群众约3000人次,“如果心中有了为民情怀,做到将心比心,能站在上访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多难题都不难了。”周恩龙说,“我在市信访局工作这几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厚植为民情怀。有时,我们帮群众解决了困难和问题,他们会说‘谢谢党和政府’,这时,我感到工作很有意义。”

  “网上信访”不打烊 发挥“晴雨表”作用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让信访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为了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定西市信访局创新推出二维码入户。受理的民意诉求事项全部实现网上统一流转,办理流程和结果均可在线查询、跟踪、督办及评价。

  “网上信访”有效消除了群众上访和信访部门接访的时间空间限制,又尊重和保障了信访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从而保证“阳光信访”的实现。

  “时代在变,上访和接访的方式在变,群众诉求也不同,但我们信访工作的宗旨始终不变,我们解决信访问题的依据始终是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定西市信访局负责人说,信访局工作人员认真学法律学政策,目前,有3人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A证),取得公职律师资格证。

  信访工作还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努力通过解决一个问题治理一类问题。赵贵成介绍,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定西市信访局建议在住建局建立预售资金监管账户;针对部分物业管理不善现象,引导成立业主委员会依法维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