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文明,城市的最美底色——金昌市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综述

 2021/10/19/ 14:38 来源:金昌日报 记者 常建哲

文明,城市的最美底色

——我市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综述

  金昌日报记者 常建哲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每一个城市来说都是一场“大考”。为了答好这份考卷,金昌人民花了30余年。

  1981年金昌建市,1985年提出创建文明城市,2015年首摘桂冠,2017年蝉联殊荣,2020年实现“三连冠”……在这场漫长的接力跑中,文明的底色早已浸染了金昌的每个角落。

  今年,金昌紧握接力棒,迈向新台阶,奋力书写常态长效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全新篇章。

  坚守初心,为民生而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金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是用来粉饰的“面子工程”,而是为了让广大市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里子工程”。

  启动实施城市更新五年行动,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城市供水改扩建、市政管网新建及改造、市区供热一级管网老化设施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补短板PPP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民生设施进一步提升。

  过去,垃圾投放一直是影响金昌城市风貌的“痛点”。如今,脚踩投放式地埋分类垃圾箱亮相街头,成为根治垃圾投放这个顽疾的一剂良方,金昌在主次干道、景区等地设置地埋式垃圾箱1762个,垃圾分类投放的便利性和有效性显著增强。同时,社区居民每次在“环保小屋”分类投放垃圾均能获得一定数量的“绿叶币”,“绿叶币”积分可到超市兑换物品,干部职工、居民群众在“举手”间进行垃圾分类、“投足”中彰显文明气质。

  为防止餐饮浪费,早在2016年,我市就以“发出一份倡议、主动使用一次分餐夹、举办一场讲座、进行一次签名承诺”等“十个一”为主要内容,实施“分餐夹暴走万千餐桌”主题实践行动。累计发放分餐夹1万多个,市区大中型餐饮场所全面推广使用分餐夹,文明就餐、健康生活理念蔚然成风。

  与景观相融合、与文脉相承接、与欣赏习惯相契合。在金昌市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驻足可赏的“景观小品”,早已成为重要的城市文化载体,公益广告、遵德守礼提示牌、道旗、墙体绘画……无不成为市民有口皆碑的靓丽风景。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锚定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金昌着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着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着力改善群众日常生活环境,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域更广、层次更多、内涵更深。

  坚持恒心,为治理而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注重标本兼治常态长效,完善治理体系是关键。

  “让一城人动起来、让一座城美起来”,“满城尽现红马甲”。2020年起,我市119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动践行“城市主人翁”精神,分区域包帮市区56条主次道路,从路面、立面、空面等全方位开展“包街包帮”志愿服务活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市“包街包帮”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达21万人次,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1万余份,整治卫生死角8000多处,摸排解决问题5800多项。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文明城市的重要展示窗口,目前,我市已形成了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的全覆盖。“道德银行”“孝善基金”“婆媳互夸”等特色品牌竞相涌现,文明实践活动的触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效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金昌着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健全完善街道、社区、小区三级网格体系,按照“四长五员一民警”模式配强服务力量,推行“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加强“拆并封闭”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小区全覆盖、组团式管理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同时,不断拓宽群众参与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努力实现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体系。

  在常态长效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上,总督导制、“包帮包街”制、“红黑榜”制、“第一责任人”制等各项机制体制完整建立起来,《金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在全社会得到广泛回应,《市场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门前四包”责任制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管理的实施意见》等10类机制40项制度已顺利施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网格监管办法》《创建文明城市巡查工作制度》《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榜示办法》等工作制度全面落实,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管理办法正在修订……

  城市治理靠理念创新、靠制度支撑,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文明城市创建由行政推动转入法治思维谋划、制度规范、常态推进发展阶段。

  坚定信心,为发展而创

  建设文明城,首要在发展,根本靠发展。

  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金昌加快培育“1+5产业链”,构建集群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逆势上扬,实现生产总值207.11亿元,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3%。

  笃定市企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与金川集团公司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突破口,不断加强制度设计,共谋合作机制,努力构建共生互补的现代产业生态体系,集成推进千亿元园区建设。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商务部综合考核排名进位63位,综合排名全省第二,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位,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科技孵化器升级为国家级孵化器……

  紫金云大数据产业园、网络货运数字产业园、甘肃金拓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一大批新业态、新模式的产业落地金昌,金川区中小企业承载园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永昌高原夏菜金秋收获正酣。

  发展不只是高歌猛进的一往无前,更是万事具备的从容不迫,来金客商络绎不绝,看中的是金昌为优化营商环境做出的努力。

  一网集中展示、一个窗口受理、一套材料分审、一次跑动办结,政府投资审批类项目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企业投资核准和备案类项目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开办时间在全省率先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100%投资项目实现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办理……这些只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我市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动政务服务再提速、再增效,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持续提升着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

  9月28日,金昌市举行今年第四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重点项目22项,总投资7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4.53亿元。开工项目涵盖工业经济、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生态文明、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

  藏金汇宝的金昌大地,正以文明为犁,耕耘出一片广袤的高质量发展良田。

  全国文明城市,是荣誉,更是动力,是成绩单,更是挑战书。立足“三连冠”,金昌人民将同心协力,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奋楫扬帆、踏浪前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