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文明之花绽放雪域羚城 ——合作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2021/10/20/ 18:31 来源:新甘肃 记者 韦德占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韦德占

  十月羚城,草木披金。靓丽整洁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汇聚成合作市的文明“底色”。

  今年,合作市顺利取得第二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吹响了第二轮创建文明城市的冲锋号角。

  自2018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合作市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旅游文化名城结合起来,与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以“绣花”功夫做实创城细节,用实绩实效“让城市更文明,让人民更幸福”。

  文明生活的“羚城画面”

  “请大家不要闯红灯,注意安全。”早上8时开始,合作市各十字路口的斑马线旁,总有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手持小红旗进行交通劝导。合作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张俊霞说,扶老年人过马路、劝导闯红灯的行人和车辆、为市民讲解科普交规,都是她作为志愿者的任务。

  9月下旬以来,甘南州市联动、各机关单位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

  交通,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合作市以“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行动、文明交通劝导工作为载体,动员群众积极配合参与文明交通行动。依托城区交通护栏,开展“文明交通我参与”温馨提示活动;紧扣文明创建主题,大力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

  在合作市,各公园和路口的景观小品、报刊、建筑工地围栏随处可见“文明健康·有你有我”“讲文明树新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不断向人们传递向善向美的正能量,成为传播文明理念、展现地域文化、彰显城市文明的“风景线”。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细。为实现城市管理长效化,合作市以打造“青藏之窗·雪域羚城”“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为目标,以视线内无垃圾延伸至全域无垃圾为标准,纵深开展“网格治理”,积极推行“街(路)长包干责任制”,把精细化管理标准和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最后一人”。同时,通过“烟头革命、厕所革命”等,引导市民转变行为观念,有力促进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在商场、超市,排队等候已成习惯;在住宅小区,居民把公共区域当成自家来装扮、爱护;图书馆、规划馆、好人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相继建成;母婴室、路标路牌、公交站台遮雨亭等设施改造提升……目前合作已经实现了从“面子”到“里子”,从“颜值”到“气质”,从“匠工”到“美工”的蝶变。

合作市政务服务中心

  基层治理的“羚城实践”

  沿着蜿蜒迂回的木栈道漫步于加拉尕玛村,村美民富百业兴,这个国家级的文明村,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曾经的加拉尕玛村柴草、粪堆、砖块乱堆乱放,陈规陋习严重影响着村民的“精气神”。

  为了革除陋习,合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协调帮扶单位志愿者,划分区域、分组包户对村庄内外、户内户外开展了彻底的集中整治。如今的加拉尕玛村,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村内巷道干净美丽、室内院外整齐划一。

  合作市把革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作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措施,弘扬新风正气,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在全市农牧村推行“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农牧村文明习惯养成和村庄户内清洁行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牧村文明习惯养成。

  作为省级、国家级建设试点单位,合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始终坚持分类分层分众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打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各农牧村开展农牧村文明习惯养成志愿服务活动1500余次,受益农牧民群众达到3.5万余人。

志愿者尕藏草耐心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提供咨询。

  走进合作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宽敞明亮,气氛和谐舒畅。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休息阅览区、免费打字复印点以及轮椅、便民雨伞、应急医药箱等基础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前,志愿者尕藏草身穿红马甲、面带微笑,耐心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提供咨询。

  据介绍,合作市认真落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要求,将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公开办理,建立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机制,扎实推进“多证合一”“先照后证”“简易注销”等改革,在深化简政放权中激发了内生动力。


  美森佳苑小区图文结合,向居民宣传科普知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文明实践的“羚城路径”

  为了让文明城市创建入家入户、入心入脑,合作市各社区推出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居民了解创城、参与创城提供了良好平台,也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小区美,邻里亲”“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行文明路”……走进合作市美森佳苑小区,大门入口、主干道两侧的墙上图文结合,向居民宣传科普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来到当周街道卓尼路社区,“绿色社区垃圾分类科技体验馆”门口人头攒动,辖区居民争相体验“打卡”。通过垃圾分类眼明手快、低碳承诺签名墙、垃圾分类竞赛台等体验项目,居民明白了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垃圾如何分类、如何处理。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走进合作市“诚信一条街”,只见街道护栏以及经营户门头挂着警示牌,经营户签字承诺共同遵守“诚信经营公约”,敦促商户争当讲信用、守信用和用信用的模范。

  人,因文明而美;城,因文明而兴。

  合作市强化典型示范,树立旗帜标杆,开展了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镇和五星级文明户的评选命名工作,先后评选表彰羚城好人120人,市级层面道德模范、最美羚城人30人。

  一场全民参与的文明创建,让雪域羚城生机勃勃。

  微小力量,汇聚成巨大能量。今天的合作,一股蓬勃生长、向上向善的新风扑面而来。

居民打卡绿色社区垃圾分类科技体验馆

街道的公益广告


“诚信一条街”

街道的公益广告

小区内张贴的《合作市市民文明公约》《合作市文明二十条》

营业大厅里摆放的文明规范和好人榜

  营业大厅里的学雷锋志愿岗(本文图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韦德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