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扎根黄土旱塬 服务旱农发展——记甘肃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镇原试验站

 2021/11/25/ 23:48 来源:新甘肃 记者 杨唯伟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甘肃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为旱地。陇东黄土旱塬是我国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素有“油盆粮仓”之称。然而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频繁的干旱并存,制约着旱地农业发展。

  上世纪70年代,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响应党的号召,在庆阳市镇原县上肖镇建立试验站。从那时起,一批批科研人员扎根在黄土旱塬,进行科学数据积累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律与技术研究,为甘肃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全国旱地农业发展奉献了宝贵经验。

专家在镇原试验站冬小麦育种基地指导交流。

  潜心旱农研究 践行历史使命

  1972年,甘肃省农科院一批科技人员来到庆阳市镇原县上肖乡六条路村,创建了试验站。他们住窑洞、吃派饭,克服困难,潜心科研,集成和创新应用了一批作物杂交品种和突破性技术,总结形成了六条路旱农经验,让粮食亩产从100公斤增加到250公斤,解决了当地农民的温饱问题。1982年在延安召开的全国旱地农业会议上,与会领导、专家肯定了镇原旱农经验。

  历经半个世纪,镇原试验站一代代的科研人员勤奋钻研,提出“集水—保水—节水—用水”的高效用水思路,研发应用了7项旱农重大技术。其中,提高北方旱塬粮食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及提升旱地冬小麦生产优质化水平的节本增效技术,累计增加效益达30多亿元。

镇原试验站科研办公基地。

  1984年,试验站更名为甘肃省农科院镇原旱地农业综合试验站。1991年试验站正式进入国家旱地农业科技攻关行列,开启旱农创新之路。2012年遴选为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2015年入选农业部学科群实验站和国家农业科研创新团队,2018年首批确定为国家农业科学野外实验站。

  试验站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科研基地也不断改善:由原来的几孔窑洞,到现在拥有两栋科研生活办公楼;由原来的“一把尺子一杆秤”,到现在拥有科研仪器20多台套、抗旱棚1座、径流监测池1处、野外气象观测站1处、野外信息采集及空防喷药无人机3架等。

  不变的是,一代代科研人员持续扎根于此,潜心服务旱地农业发展。目前,试验站现有固定科研人员13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7人。

  秉承“三农”理念 履行基地职责

  水是农业的命脉。围绕水问题、做好水文章、节水改土成为旱地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突破的长期任务。

  一直以来,镇原试验站始终立足于黄土旱塬区“粮”与“水”的问题,研究旱作农田降水高效蓄保、覆盖集雨种植、土壤肥力演变与培育、抗旱品种创制与生物节水等重大问题,加强成果转化、提高粮食产量、提升农民素质。

  试验站先后承担国家和地方项目100余项,创造了“六条路旱农经验”,研发应用了7项旱农重大技术,选育审定小麦新品种17个和大豆新品种3个。

镇原试验站举行的科技培训暨示范观摩现场会。

  同时,以试验站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建立了4个千亩以上的农业示范基地,分别是“陇东旱塬优质粮食丰产示范基地-镇原”“甘肃省草畜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庆城”“陇东粮饲兼用玉米全程机械化收获示范基地-泾川”“夏大豆间套作示范基地-宁县”,辐射示范带动效果显著。

  建站以来,镇原试验站还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接待观摩及培训农业技术人才累计5万人次,培养研究生50余名,累计增产粮食110亿斤,为陇东旱塬粮食安全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弘扬“孺子牛”精神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半个世纪以来,一代代科研人员扎根试验站默默耕耘,把论文写在了陇原大地上。

  试验站秦富华研究员、雍致民研究员、张国宏研究员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樊廷录研究员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秦富华研究员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试验站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镇原试验站先后荣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9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8本。

镇原试验站科研人员合影。(图片均由甘肃省农科院提供)

  作为我国农业科研历史悠久的试验站之一,这里已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基地,为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镇原试验站科研团队正在向国内一流农业科学观测站的目标奋发迈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