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塑形”与“铸魂”的着力点
甄晓英
加强培育乡村公共空间主体,传承创新村庄乡土文化,充实村民公共空间的人本内涵,注重公共空间内涵式规划,完善乡村公共治理机制,加大投入扶持名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进入新发展阶段,做好乡村文化建设的塑形铸魂工作,构建好以乡村公共空间为载体的乡村新型文化,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示范意义。
加强培育乡村公共空间主体。一是要提升村民作为公共空间主体的地位。通过法治宣传、活动引导、座谈调研等途径培育村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公共空间建设的论证、规划和监督管理全过程,基层政府、规划设计方、村委会要主动吸纳村民的意见建议,形成村民有效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协调机制。二是要提高村民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积极引导村民主动转变观念,强化村民的村庄文化认同,加强村民对传统古村落公共空间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公共空间的保护维护和管理。三是要增进村民福祉。村落公共空间建设的关键是要确保村落的开发成果惠及全体村民,让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传承创新村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乡村延续的灵魂、振兴的动力。一是要构建好以乡村公共空间为载体的乡村新型文化。乡村的宗族文化、耕读文化、牌坊文化、楹联文化、家风文化等意蕴深厚、影响久远,成为村庄独特的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要大力挖掘和弘扬蕴含其中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乡村文化基因。二是要培养乡村文化传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依靠本土化人才,需要注重活态传承。政府要提供资源、搭建平台,启动乡村文化传承开发和研究立项工作,将技艺传承下去。定期组织乡村文化人才的培训和交流,为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做好人力储备。三是要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发展乡村特色经济,为村民提供增收的渠道。同时,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吸引青年专业人才、大学生返乡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引导其他村民开展文化保护与建设,确保乡村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充实村民公共空间的人本内涵。在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中,要以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为根本,以村民的满意度为目标。一是要不断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政府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建村内水路电网、道路交通、医疗、就学等基础设施,特别是要对村落原有的传统民居进行内部功能及设施改造,打造特色民居,提升居住品质。二是要营建社交和休闲空间。根据村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构成、年龄群体等因素,营建社交和休闲空间。三是要建构强有力的村庄文化认同意识。根据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开展具有传统特色、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村庄集体情感和集体记忆,构建强劲有力的村庄认同。
注重公共空间内涵式规划。在科学规划公共空间布局中,一是要突出特色,不搞“一刀切”。要在尊重村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价值伦理体系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整体考虑村庄社会领域的主体关系。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样式、风格、颜色、工艺等方面注重结合本地特色,体现村庄的文化内涵。二是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在尊重原有生态肌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村落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村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和高效的生活和生产环境,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三是要加快乡村土地流转,将村庄土地按照农业特色分区,打造乡村的现代农业空间,发展休闲旅游农业。
完善乡村公共治理机制。乡村的高质量建设要构建起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制度。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乡村基层组织要注重培养村民形成协商沟通、表达诉求、解决冲突、增进信任、形成共识的能力,实现公共事务公开和透明,增强农户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二是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乡村民间社会组织,如果农合作组织、村民公益服务组织、在外工作老乡组织、群众文化娱乐组织、老年人组织等,通过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提高村民利益表达的意识和效率,提高村民参与公共空间建设和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服务村庄公共管理的能力,有效实现公共空间权力配置。三是要注重联系和吸纳文化名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乡村人才人口回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推动乡村社会治理空间主体多元化,最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加大投入扶持名村发展。甘肃拥有榆中青城镇、永登连城镇、西固河口镇河口村、宕昌哈达铺镇、天水胡家大庄村等1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是我省乡村自然与人文特色独具的文化明珠。一是国家要加大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投资和建设,特别是要重点支持我国西部和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村空间的保护和建设。二是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推动乡村振兴、自然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名村公共空间保护一体化,重点投资乡村传统民居保护、古遗址的开发、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卫生环境的整治。三是要主动吸纳社会资本投资乡土建设领域,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重点打造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开发。同时,要组织倡导建立传统村落空间保护与发展基金,助力历史文化名村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兰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1月25日民乐:创设张掖市首家乡村振兴学院
- 2021年11月19日【探索乡村振兴甘肃样本】扎根山区帮扶 矢志乡村振兴——省交通厅驻临潭县东南沟村工作队的帮扶故事
- 2021年11月18日渭源:“春雨润苗”助企业 “幸福账单”惠民生
- 2021年11月18日酒钢集团结对共建助力古浪县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