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理论】做优做实甘肃沿黄农业的融合发展

 2022/03/22/ 06:4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滕海峰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做优做实甘肃沿黄农业的融合发展

  滕海峰

  在农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链条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力,加快推进我省沿黄农业的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要注重农业融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黄河甘肃段境内农业资源结构复杂、气候多变、业态多样,依据中央政策部署,结合“十四五”规划和黄河国家战略,我省要多管齐下,在农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链条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力,加快推进我省沿黄农业的融合发展。

  组织融合,突出市场主体培育和体系建立。做好农业融合发展,首先要理顺城乡之间、乡村内部的体制关系。要加快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等农村资源提高配置效率;鼓励城镇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现代种养业,创办专业公司,用工厂化改造农户经营方式;促进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农村新型经营方式的发展,鼓励城镇经营型人才到农村承包和创办家庭农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土地整治、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生态建设工程;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建立多元化的公司经营模式;鼓励农村公司制农业经营者,在管理、研发、运营、销售等环节为返乡农民、返乡大学生等人群提供就业岗位。

  布局融合,突出特色产业培育和增强产业优势。为解决好甘肃沿黄农业出现的产业同构化与同质化现象,要事先在产业布局融合上下功夫。要明确玛曲、碌曲、夏河等黄河上游保护重要水源补给地的空间主体功能,科学核定载畜量,严格执行草场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优化临夏、康乐、东乡等县区市畜牧养殖、饲草种植、林果种植等种养加一体循环模式;优选兰州市近郊,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高原夏菜,满足兰州及周边城市菜篮子与休闲旅游需求;明确白银黄河灌区特色种植业发展方向,做大靖远西瓜籽瓜、平川菊粉等品牌;明确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酒泉等五市戈壁农业、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

  产业融合,突出纵向产业链延伸和横向拓展。甘肃沿黄农业目前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即由生产规模化向加工和贸易产业化的升级阶段,需要通过大量使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延伸产业链和供应链,建立特色农业的产业集群。要依据产品开发、工艺改进、技术创新,建立和延伸农产品“初级产品—初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纵向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供应链;建立田园综合体,促进种植养殖业生产、观光体验、休闲娱乐、文明传承等多业态横向交融,壮大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依托产品加工企业,逐步打造和形成高原畜牧产业集群、旱作农业产业集群、黄灌区农业产业集群。由此促进甘肃沿黄各区域依托特色优势产业,拓展拓宽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快打造沿黄流域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

  技术融合,突出生产手段创新和品质提升。要充分利用创新驱动促进农业融合发展,给农业注入更多更强更加实用的技术能量。在微观生产层面,要积极推广良种改良、秸秆还田、测土施肥等现代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改良土壤,降低农业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从根源上减少面源污染。在中观产业协同层面,进一步推广和优化“种植—养殖—加工—消费”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性垃圾的产生。在宏观流域治理层面,积极开展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环境治理,推动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农业产业带与现代技术的发展融合。

  作者为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