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记者调查 电动汽车充电难,到底难在哪?

 2021/08/18/ 08:34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申亮 杨昕

记者调查

电动汽车充电难,到底难在哪?

鹏诚特来电充电站里停满了车辆

国网自营充电站内,车辆正在充电。

  截至2021年3月,兰州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83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8319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6.80%。一季度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37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81辆,增长244.23%;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增加349辆,增长185.64%。

  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正在成为更多人的购车选择。然而,随着兰州市纯电动汽车销售量不断增加,充电问题也暴露出来:长途自驾出游不方便充电,市区内的充电站点少且布局不合理,想在小区建私人充电桩却得不到物业同意。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纯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车主,而造成电动汽车充电难的原因却并不简单。

  市民 充电问题让人焦头烂额

  最近,家住七里河的吴先生准备购买一辆纯电动汽车,“我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线下对比发现,新能源汽车比燃油汽车便宜不说,还有税收方面的减免。”吴先生如此解释自己想购买电动汽车的原因。然而,吴先生在咨询了所住小区物业后得知,小区没法安装充电桩。“物业说,由于小区属于高压总表供电小区,高压电由小区自管,其电路设计无法保障安装充电桩后的用电安全。”无奈之下,吴先生放弃了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打算。

  除了部分小区由于电路设计问题无法安装充电桩,让很多人打消购买电动汽车的念头外,城区可使用的充电点、充电桩较少,也成了很多人不选择纯电动汽车的原因。“小区没有充电桩,我家附近也没有充电点,买了纯电动汽车这大半年来,需要充电时我都是晚上吃完饭开着车沿着南滨河路找充电桩空位,每次充完电回到家基本都10点多了。”家住西站的李先生说,“有一次我沿滨河路一路开过去,很多充电桩都爆满,最后我开到了安宁才找到一个空位,真是既不方便又浪费时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与李先生有类似经历的电动汽车车主不是少数,他们经常会被充电问题搞得焦头烂额。

  探访 多种因素导致充电难

  记者走访发现,私家新能源汽车充电难有很多原因,除了很多住宅小区不具备安装充电桩的条件外,私营充电站和国网自营充电站也有各自的“难言之隐”。

  私营充电站适合私家车的充电桩少

  位于段家滩财经路北口的兰州鹏诚特来电充电站是一家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私营充电站,这里有29个特来电“快充”充电桩,每台充电桩可保证一辆小型电动汽车在1个小时左右充满30度电。

  据了解,充电桩一般分快充和慢充。顾名思义,快充指的是充电快的充电桩,这类充电桩使用直流电充电,一般30分钟至1个小时就能让电池蓄电量达到70%到80%。慢充充电桩则使用交流电,充满一辆车少则四五个小时,多则七八个小时。一台慢充充电桩每天的服务数量只有四五辆汽车,而快充充电桩则能达到10辆甚至20辆以上。

  有优势就有缺点,经常使用快充会让电池老化更快,这让很多私家车主不愿意用快充充电桩为爱车“补充体力”。而运营类客户选择快充,则是因为他们需要节省时间。

  兰州鹏诚特来电充电站负责人顾庆哲介绍,他们只提供快充充电桩,“在兰州市的新能源汽车用户群体中,出租车、网约车、物流车等运营类客户占绝对比重,是我们的主要服务对象,但我们也不拒绝私家车主来充电。”顾庆哲说。

  国网自营充电站成了免费“停车场”

  与私营充电站不同,国网兰州分公司自营的充电站因为其公益性质,面向私家电动汽车车主的慢充充电桩数量较多。

  兰州供电公司段家滩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是一个自助型充电站,目前这里有慢充充电桩15个、快充充电桩3个,主要服务对象是附近的居民和上班族。

  据充电站保安马师傅介绍,慢充充电桩充满一辆小型新能源汽车需要四五个小时,15个慢充充电桩每天能服务60辆左右的私家车。但事实上,该充电站每天能够实际服务的私家电动汽车只有20辆到30辆,主要原因是很多私家电动汽车车主把充电车位当成了免费停车位使用。

  “有些上班族上午9时不到就把车停在这里,下午6点多才来取车,停10多个小时是常事。这就导致一个充电桩每天只能为两辆车充电,大大浪费了资源。”马师傅说。

  针对这一现象,该充电站在公告栏上贴出了《段家滩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了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的客户每辆车每次的充电时长,并规定21时以后进入充电站充电的车辆,应在次日8时前驶离。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撑,导致管理方无法制定量化的收费标准和必要的惩罚机制,这一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形同虚设。“我们的充电站是提供充电服务的,不是免费的停车场,希望车主能自觉遵守相关规定。”马师傅无奈呼吁。

  充电基础设施处于起步阶段

  推进难度较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在兰州市乃至全省都处于起步阶段,涉及空间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物及配电网改造、投资运营模式等诸多方面,利益主体多、推进难度较大。

  具体表现为,充电设施利用率较低,经营利润小,回收周期较长,加之兰州土地资源稀缺,充电企业在主城四区难以获得独立用地,在远郊区县则以租赁临时场地为主。场地落实难反过来又加剧了兰州市充电站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和市场乱象。目前,城关区的雁滩区域充电站过剩,进而引发了企业之间“价格战”等形式的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兰州市充电设施经营秩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人流、车流密集的商业街区,则出现充电设施明显不足的情况。

  同时,新建住宅小区预留停车位、电表箱、用电容量的政策标准难以落实到位,让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很难铺开。而在老旧小区,原有停车位少,电力满负荷运行,在土地与电力负荷方面没有建设充电设施的空间,经营性停车场地业主建桩和提供场地的积极性也不高。此外,充电设施属于大功率用电设备,大部分单位和小区的原有配变容量和相关线路供电容量均无法满足充电站的用电需求,这些都是制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原因。

  场地制约是一方面,设施质量较差、车桩互联互通性不高也成为制约兰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一大原因。目前,兰州市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早期部分运营商的充电设施,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充电设施和电池技术飞速发展下用户的需求。而全国充电桩标准化的建立晚于市场发展,导致兰州市大量前期投建的充电桩因标准不统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坏桩较多,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大多数充电桩民营企业共享数据的意愿不强,导致充车桩互联互通性不高。以上原因造成的现象就是:我市部分充电桩因长期闲置无法使用,形成“僵尸桩”,导致车桩比“虚胖”。可以说,前期发展不均衡产生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申亮 杨昕 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