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体

【我们的节日·春节】福照家门万事兴——兰州民间传统春节习俗

 2019/01/24/ 05:5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左玉丽 盛学卿

舞狮

  1

  腊八:绝处逢生 苦尽甘来

  腊月初八,喝一碗腊八粥,就掀开了过年的帷幕。

  吃腊八粥,是从南到北全中国人民共同的习俗。各地的用料有所不同,但都是用八种以上的原材料,加冰糖,用慢火熬成粥,软烂香甜,十分可口。

  腊八粥的起源有两个传说。

  第一个,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靠乞讨为生,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把朱元璋困在一个破庙里。饥寒交迫中,他看到一只老鼠叼着一颗红枣钻进洞里。于是朱元璋扒开老鼠洞,找到小麦和黑豆、小米等一些杂粮,混合在一起煮了一碗粥。做了皇帝后,朱元璋不忘那一碗救命粥,每逢腊月初八,都要按照当年的样子,用各色杂粮熬成一锅粥,与群臣一道品尝,同时赐名“腊八粥”,下令天下共同遵守,这样就让喝腊八粥成了民间习惯。

  另一个,说的是有一位老农民,勤劳一世攒下一笔家产。临终时给儿子留下遗言:“谁家的烟筒先冒烟,谁家的高粱先红尖;谁家的磨盘后转起,谁家的粮仓后见底;谁家的穿衣少绸缎,谁家的柜里多钱串!”告诫儿子要勤俭持家。但儿子把老爹的教导置之脑后,好吃懒做,坐吃山空,到腊月初八这天,家里竟然一点吃的都没有了。儿子饥饿难耐,翻遍家里的米缸、面袋与所有坛坛罐罐,搜出了八种残存的杂粮,凑在一起熬了一锅粥,救了自己的命。这时候儿子想起父亲的遗训,不禁追悔莫及。从此他痛改前非,按父亲的教诲,勤于耕作,俭于生活,日子重新红火起来。

  “这两个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的寓意,就是平安渡过难关,转危为安,迎来新的转机。这也是腊八粥的文化意义。”王立仁如是说。

  过去,兰州人喝腊八粥的时候,非常注重体现传统孝道。粥熬好以后,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由最年轻的儿媳妇,把粥端给最长辈的老人,然后依辈分一辈一辈逐次取用。和父母分开居住的儿女们,要给老人专门送一碗粥,表示不忘养育之恩。左邻右舍也会互相送粥,共同品尝,其乐融融。

  “腊月初八,在整个过年的风俗习惯中,是个非常好的开头。”王立仁说。

  2

  小年:趋利避害 祈福求祥

  “腊月二十三,打发灶娘娘上了天。”腊月二十三,也叫“小年”,家家户户要祭灶,欢送灶王爷、灶娘娘上天述职、回娘家省亲。

  传说灶娘娘是玉皇大帝的女儿,她被许配给灶王爷。玉皇派夫妻俩进驻到各家各户,观察和记录这家人的言行,到腊月二十三回天宫时,把这家人一年来的种种表现,向玉皇大帝一一汇报,玉皇大帝据此决定对这户人家的奖惩。因此灶王爷的汇报,对一个家庭来说,那可是关系重大的事情。

  所以,过去一般家庭厨房的灶头上,都在一个小神龛里供着灶王爷、灶娘娘的画像。到了腊月二十三,要在神龛两边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然后点香烛上供,还要特别备办木版印刷红色神马的纸裱,这是给灶王爷、灶娘娘回天宫时准备的坐骑。另外还要准备糯米制成的灶糖,很甜很黏,让灶王爷、灶娘娘吃了以后连说出的话都很甜。傍晚时分,燃放鞭炮,焚烧纸钱、神马,让灶王爷、灶娘娘高高兴兴踏上路途。然后一家人开始吃丰盛的晚饭。祭灶过小年的民俗质朴而又坦率,表达了人们对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强的热切向往。

  祭过灶,年前的准备开始加速。从腊月二十三起到除夕,不但要掸尽房屋积尘,拆洗被褥窗帘,购办年货、杀猪宰羊,还要特意买上一批新的锅碗。

  能干的主妇要蒸很多馍馍,有小花卷、小刀把子等,上面都要点个喜庆的红点。最精彩的还是皋兰和永登农村流行的、叫做“盘”的大花馍馍。这种馍馍一层卷一层,层层叠叠,撒上苦豆子、红曲、姜黄等,做成云彩、波浪花纹,好看又好吃。还要炸油饼和油馃子。油馃子的造型花样繁多,巧媳妇能捏出蜂蝶昆虫、龙虎马羊、鸟鼠鸡鹅、花卉草果等各种形状,炸出来的油馃子色彩艳丽,形态逼真,吃起来香脆酥甜,用来待客再好不过。一般情况下馍馍和油饼、油馃子,家家户户都要存放两大缸呢!

  还要炒一大盆肉臊子,要扣糟肉、肘子等碗子菜,准备好炸丸子、酥肉、夹沙肉等半成品的食材,这段时间厨房里面一直是热气腾腾的。

  皋兰人擀面是一绝。擀出来的面用长长的刀,犁成粉丝一样细的长面,一把一把纵横交错,摞起来放在一个大大的竹筛里,吃的时候直接下锅。从初一放到十五,不会断也不会坏。

  这样蒸炸煮煎样样齐全了,厨房里面塞得满满当当,万事俱备,就只等过年了。

  3

  除夕:祭祀祖先 阖家团圆

  在越来越密集的爆竹声中,在孩子们焦急的盼望中,大年三十来到了。

  一家人早早起来洒扫院子,大门、屋门都要贴上春联、门神;照壁、窗户、大梁、粮仓、衣柜都要贴上大红“福”字,窗户上要贴窗花,院子里、廊檐下要挂红灯笼,把家里装扮得喜气洋洋。

  下午,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祀祖先。祖坟离得近,就直接到坟头烧纸、上供;离得远的,就在家里把先人的遗像请出来供在桌上,摆上香烛供果。

  年三十最要紧的讲究,就是阖家团圆。这一天,儿女哪怕在千里之外,也要赶回来和父母团聚。

  黄昏时分,全家大小从里到外焕然一新。给祖宗的遗像上香磕头以后,各种好菜一起端上桌,围坐一圈开始吃年夜饭。年夜饭必有红烧鲤鱼,隐喻“年年有余”;有百合炒肉,寄寓来年百事合顺。家人们举杯敬酒,各致祝酒词,在欢声笑语中尽叙天伦之乐,在盈门瑞气里共辞旧年岁月。

  子正时分,也就是晚上十二点整,家家户户齐燃爆竹,声如激浪轰雷,震耳欲聋,花炮焰火把夜空绘成五彩缤纷的世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同时在灶君的神龛前点纸接灶,迎接灶爷灶娘娘归来。然后,长辈端坐上方,接受小辈们的磕头拜年,并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拜完年,大人小孩嗑着黑瓜子、呷着“三泡台”,或打牌,或喝酒,或话家常,开始守岁,度过一个愉快的不眠之夜。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