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社会新闻

【兰州故事】难忘岁月,我父亲在山丹培黎学校的日子

 2019/01/24/ 09:23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王文元

  两月跋涉,抵达山丹培黎学校

  父亲为什么要投奔路易·艾黎先生创办的山丹培黎学校呢?这是一个非常曲折的故事。到西安后,父亲在亲友的介绍下进入了“华北慈善联合会陕西灾童教养院”。那里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他们有机会学习,同学们都非常刻苦认真,经历过生死的人,更加懂得安定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易。父亲十分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后来他又到宝鸡高级职业中学半工半读,生活条件稍好了一点。

  抗战胜利后,大批难民返乡,宝鸡高级职业中学停办了,不久,中原大地又战火纷飞。1947年,父亲与在山丹培黎学校上学的表弟李永毅取得了联系,知道这是一所半工半读的学校,学生的吃饭、穿衣、学习用品,都是由学校供给。父亲此时已经有了半工半读的经历,他感觉到这种制度非常适合自己,就决定去投奔艾黎先生创办的山丹培黎学校。

  然而,要去山丹读书可真不容易。他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路途遥远;二是父亲在宝鸡的几个同学听说后也想一起去,几经周折,最后父亲和王运生、张永发三人结伴去山丹了。张永发联系到了去兰州的便车。

  不过好事多磨!便车不能一次带走他们三个人,他们只能分头出发了。1947年10月上旬,王运生、张永发先乘坐便车到兰州,父亲则于10月中旬出发。父亲没有想到,他这次乘坐便车到兰州,路上一走就是两个月。

  父亲是乘坐利通汽车公司的汽车离开西安的,该车助手韩忠义是张永发的同学,一路上对父亲特别关心照顾。司机解子俊说,路上吃住都不要父亲花钱,跟他们一起吃住就行了。这可是不得了的人情。不料,汽车在平凉抛锚,修好后又往银川跑。因此,从西安到兰州竟走了两个月。

  兰州有了山丹培黎学校的办事处就方便多了,12月18日父亲到兰州时,王运生已经到山丹了,张永发则在兰州。10天后,培黎学校的高志斌开车到兰州拉东西,父亲和张永发就坐这辆车去山丹。

  这时的山丹,依旧是河西走廊的贫穷之地,培黎学校的到来,将现代工业文明带到了这个偏僻落后的小县城。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等一批国内外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山丹培黎学校在城里建立起来:机械、发电、化工、缝纫、纺纱、测绘、运输等小组及医院;在城外则有煤矿、玻璃、陶瓷、造纸、毛纺、皮革等小组。整个山丹培黎学校的一切都在蒸蒸日上的发展中。

  他们到校当天就被分到了毛纺组当实习生,实习岗位就是培校的入学测试。

  为啥这样说呢?原来,在培校劳动不合格,文化课成绩再高也不行,反过来,只要劳动态度好,文化课成绩低一点也不要紧。父亲他们三人到校后,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劳动任务,三人都顺利地从实习生转为正式学生。

  第一个挑战,整修一台纺毛机

  父亲成为正式学生后,被分配到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小组。此时的山丹培黎学校属于创建初期,一些国际友人捐赠了一些物资。其中有一套纺毛机。

  父亲称路易·艾黎为艾校长。他曾经不止一次地给我们回忆过他们修理安装纺毛机的情形。父亲说:艾校长把哈尔德工程师从玻璃组调过来,由他负责领导安装维修事宜,况新民、高振民和父亲三个去做安装工作。

  这对他们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那套纺毛机,是1840年生产的机器。虽然是100年前的产品,但对山丹培黎学校而言,仍然是非常珍贵的。

  由于机器年代久远,既没有图纸,也没有说明书,安装起来非常困难,他们一边清洗机器,一边根据零件的形状,推测用途,再找出和它相配合的零件。后来,张贤伟被调来帮忙。四人分成甲、乙两班。这样,在哈尔德工程师的带领下,四个中国学生,经常忙到深夜。

  他们把这次维修安装,当做一次非常难得的实践学习机会。哈尔德工程师对他们非常满意,哈尔德先生返回奥地利后,专门来信把他留在山丹培校的物品分给安装组的人。

  后来,父亲被调到四坝滩农场,在翻砂车间、钳工车间都干过。还被推荐为《破天荒》壁报社社长。1949年9月中旬山丹解放了,9月19日,甘肃工合事务所军管会接管了山丹培黎学校。1950年5月,父亲等一批学生被分配到甘肃省合作局工作。之后父亲又被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58年省里决定,省级财贸系统的6所院校合并,父亲就到了新成立的甘肃省财经学院任教。

  在父亲的影集里有两张照片都是路易·艾黎先生照的。那是一个清晨,艾黎先生在培校南门外的纺毛厂,为父亲亲自照的。父亲一直随身带着这两张照片。

  2018年12月27日,父亲去世了。2013年6月父亲将自己珍藏的“古董”全部捐献给山丹艾黎纪念馆。古玩、文物共221套,1180余件。其中,陶(瓷)器96件,玉器63件套,青铜器件31件套,国内、外古钱币949枚,其他各类文物30余件。捐赠的63件套玉器中包括三星堆玉器1套6件。这些都是父亲钟爱了一生的宝贝,倾注了他毕生的精力、智慧和财富。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当人们热衷于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父亲倾其所有将全部积蓄无偿捐献。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受艾黎精神的影响和感召,是对艾黎恩师的敬仰,对母校的热爱,更是对艾黎精神的传承和延续,为我们今后践行和弘扬艾黎精神树立了榜样。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王文元

首页  上一页  [1]  [2]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