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社会民生

【关注】庄浪:门口就业真好 兼顾庄稼老小

 2019/02/14/ 16:06 来源:庄浪发布

  在脱贫攻坚中,庄浪县实抓稳打,结合自身特点,在全省首先创出了具有示范效应的精准扶贫“庄浪模式”,通过政府创办龙头企业,带动全县一盘棋发展。同时,庄浪县依托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外出青年返乡创业,在贫困人口聚集的地方创办用工形式灵活多样的企业,搭建“扶贫车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有效增加了贫困家庭收入,为精准扶贫再添新动能。

  庄浪农村的年是少不了秦腔的。一折传统老戏《二进宫》,吼出了游子思乡的脚步,也吼出了新时代庄浪人的美好生活!

  伴随着县上文化下乡,送戏到村庄,庄浪的年味越来越浓。原来,进入闲冬腊月,秦腔是陇东庄稼人最热衷的聚会,也是孩子们最热闹的玩处!那时,人们生活困难,娱乐项目有限,大戏场成为附近村庄、邻里乡亲相聚的场所,也是人们互相攀比谁家生活好的地方。尽管家里都很困难,但总会给孩子做上一件漂亮的新衣服。比着比着,唱着唱着,年就到了。如今,穿新衣服的孩子们都长大了,生活也都好起来了,但只要戏场的大喇叭一响,他们还是会不约而同地相聚在戏场。看不看戏、懂不懂戏都不要紧,主要是和小时候的玩伴们说说笑笑!

  地处关山林缘区的郑河村,气候阴湿寒冷,经济作物有限,劳务输出是这里的主要致富手段。庄浪县的精准扶贫政策也对深度贫困村镇有一定的倾斜,这两年,郑河村所在的郑河乡,为每个贫困户免费发放3头基础母牛,全乡的养殖产业带动起了饲草种植,已经见到了效益。

  虽然戏场上很热闹,但李玉平的脚步并没有在戏场停留多久。

  李玉平丈夫眼睛不太好,外出务工也只能打些小工,收入一般,家里两个老人身体常年有病,地里也没什么收成,是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10月,庄浪县妇联主导的“扶贫车间”开进了郑河村,李玉平成为了首批招收的学员,现在,她已经成为了这里的熟练工。

  外面是数九寒天,车间内暖意融融。30台电动缝纫机高速运转,最后一批货要在年前赶制出来。30多个员工中,有12个是和李玉平一样的未脱贫户。张玲霞家全靠丈夫务工,老人年迈,孩子尚小,前年凑钱盖了新房,生活很吃紧。今天中午,老人孩子去戏场了,她自己随便吃了口馍馍,就又返回了车间。

  庄浪县在“扶贫车间”的推广上,结合自身特点,出台优待政策,吸引外出企业家回乡创业,同时发挥各级组织,尤其是妇联的组织带动作用,把农村闲散妇女群体组织起来,创办“巾帼扶贫车间”。其首要条件就是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妇女不得少于10人。

  2017年,刘彩霞夫妇俩凭借着20年在外积攒的资源,回乡在庄浪5个乡镇创办了服饰加工车间,吸纳妇女劳动力200多人,其中贫困户和残疾人80多人。

  在刘彩霞的水洛镇“扶贫车间”,上百台缝纫机开足了马力。张旭红刚给患肝硬化的丈夫做完饭就赶了过来,对于她来说,这个工作近乎成了她全家唯一的指望。 

  在盘安镇中学旁边的丰秦电子配件加工厂“扶贫车间”,由于学生放了寒假,陪读的家长大多也都回家了,5条生产线现在只启动了两条。

  一条生产线30人,流水作业,分工协作,其核心技术就体现在这个指甲盖大小的线圈上。2017年,李新明把东南沿海的高精尖电子加工技术带到了家乡,原来在广东电子厂打工的妇女们也就留在了家门口。

  目前,庄浪县已创建标准扶贫车间12家,吸纳县域内743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232人。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的原因。很多时候,人的观念制约着一方的发展。庄浪贫困山区,虽然劳务是主要的经济产业,但留守在大山里的妇女普遍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整天围着锅台转。家门口“扶贫车间”的出现,为这部分劳动力创造了新的就业渠道。就像“扶贫车间”里的标语:门口就业真好,兼顾庄稼老小。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