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社会新闻

【深读】刘英:女子疏浚班的“一枝花”

 2019/03/11/ 08:57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张学江

  “付出很值得”

  在这个岗位上,刘英已经干了25年。

  “啥岗位都需要人干嘛!”刘英说自己一上班就进入了市政系统工作,真还没想过再干其他行业。在她看来,“姐就是掏下水的,掏下水的怎么了?这工作也蛮不错的。”

  1994年,刘英进入市政工程设施管理维护所工作。那时候单位同事男男女女,刘英在他们班组年龄最小,经常得到老同志的呵护。看到老师傅们经常下井清掏,刘英也跃跃欲试。但每次老师傅们都“不给机会”,说“井里面脏且危险,一个姑娘家的能不下去就尽量不下去”。师傅们越是这样说,刘英越想下去。

  在多次的请缨下,刘英终于有机会穿上那身笨重又神秘的潜水服,带上行头下井了。刘英体型娇小又身手敏捷,被同事吊进污水井后,在又黑又窄的空间,污泥像墨汁一样,且有一股辣眼的烂臭味,可倔强的刘英不服输,硬是坚持掏开了堵塞的污水管道,这让她好几天都反胃吃不下饭。“别人能干好的,我为啥就不能干好呢?”师傅们对她的倔劲竖起了大拇指。

  当初参加工作时,行头装备也落后,穿着雨衣雨靴,防水性能比较差,污水浸湿衣服那是常事。遇到污水井完全堵了就用自制的长勺子一勺一勺地往外掏舀,需要下井作业时,身材比较瘦小的刘英就主动请缨下井,水位高时都快到嘴巴上了。井内狭窄,往往无法使用清掏工具,只能徒手把污物刨挖到吊桶里,再吊上来。

  “你这女娃真不错,干活一点也不嫌脏和累。”听到师傅们的夸赞声,刘英就有种成就感。此后,她下井成了常态,最多的一次一天下了三口井。“污水井里除了污泥外,还有冲下来的衣服、筷子、塑料等杂物,而最让人发怵的要数虫子、老鼠……”刘英说。

  那些年,刘英和同事们每天都骑着三轮车赶现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除了报修的故障外,他们还会逐个去现场排查疏浚。中午回不了家,水、午饭和工作服也随身带着。坐在道牙子上吃点大饼就咸菜后继续干活。刘英记得,刚上班时,她给亲友和家人都说的是在市政工程管理处上班,后来大家才知道她是“掏下水”的。

  作为女人,下井掏下水,辛苦程度不言而喻。每当下大雨,刘英就披着雨衣往外跑,“别人一下雨都往回跑,你却往外跑。”家人起初很心疼也很支持她,“毕竟干的是这个工作嘛。城市这个大家庭好了,小家庭才更好。”每到汛期,是刘英们最忙的时段,他们还要时刻关注气象预报,以便提前守候在易积水点准备排水,以防树枝树叶等杂物造成堵塞。

  身着橙红色雨衣的女子疏浚班,也曾是兰州街头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车辆的激增,出于最大程度减轻对交通的压力和安全考虑,繁华路段的疏通工作都安排在晚上进行。一般夜里11时左右入场,到次日凌晨6时之前完工撤场,恢复交通。在白天,他们就到一些比较偏僻的道路上清掏疏浚,总之,很难闲下来。

  冬天寒气逼人,清掏疏浚工作依旧照常进行,在问及清掏疏浚工作中最难的是什么,刘英说,最难清掏的就是下水井里的餐厨垃圾,沿街一些饭馆和店铺把碗筷、拖把等垃圾直接倒入下水井,造成管道堵塞,甚至一些商砼车把清洗罐体的废水直接排入收水井后板结成块,这是很难清掏的。

  选择坚守

  刘英现在所在的七里河市政设施管护所,管护范围东起雷坛河,西到深沟桥,北至北滨河路,南到市三院,这片区域共有2800多个检查井及管道的疏浚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刘英的前任班长杨菊英,也是一名能干的“市政之花”。

  2000年前后,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成立了一支女子清掏疏浚班,班长就是工作突出,也最为年长的杨菊英。正是在她的带动下,女子清掏疏浚班成为兰州城建系统的一面旗帜,这支“红色娘子军”也为城市做出了贡献,为单位争得了不少荣誉。2005年,杨菊英还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光阴似箭,当初组成女子疏浚班的9姐妹,相继到了退休年龄。一个个离开了岗位,4年前,杨菊英也退休了,刘英便接任了女子疏浚班班长。几乎就在同年,随着另一名大姐的退休,女子疏浚班只剩下刘英一名女子了,单位特意为她补充了3名男同事。从此,这个单位内部有名的女子疏浚班,成了由一名女子带领的疏浚班了。

  刘英并未感到落寞,工作中的她依然干劲十足。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刘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多年工作中,刘英也遇到过不解和刁难,但都被温柔化解了。

  “她工作细心敬业,与同事相处得也很好。经常自掏腰包给我们买饭买水……”多年的同事汪生礼为刘英竖指点赞;在上司高忠的眼里,刘英是一位“很能干的女强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让人很放心”。正因为刘英的优秀,她多次被单位授予“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作为市政工程战线的一名“老兵”,刘英对这些年社会经济的发展深有体会,从当初骑三轮车穿雨衣拿自制工具到现在的各类机械化作业,比如大联合疏通吸污车、清淤车、排涝车、污泥清运车等,工作效率也因此大大提高了。“以前我们一个班9个人,工作一天最多清掏二三十个窨井,完成七八十米管道的疏通;现在我们一个班才4个人,但有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助力,一天就能清掏七八十个井子,疏通几百米的管道。”刘英说。

  脚踏淤泥的女子疏浚班,虽然只剩下刘英一人,但她仍在坚守。每天仍旧穿着那身充满暖意的橙红色工作服,穿梭在兰州的大街小巷,马路上的她是繁华城市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是这个时代最美丽的人,正是像她一样无数劳动者的辛勤奉献,才使我们的天空更蓝、大地更绿、空气更清新。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 张学江

首页  上一页  [1]  [2]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