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以“广角视野”打造“甘肃之美”——甘肃“旅游+非遗”融合发展调查

 2019/03/20/ 08:3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张栎

以“广角视野”打造“甘肃之美”

——甘肃“旅游+非遗”融合发展调查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栎

  作为旅游文化大省,甘肃兼具丰富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优越的旅游发展条件。甘肃“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旅游+”,促进旅游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转型升级。

  引导旅游文化消费从单一性低层次向综合性产业化发展,“旅游+非遗”在甘肃大有可为。

  非遗让旅游更有趣

  旅游与非遗融合,可以让非遗的传承保护更具活力,也能赋予旅游更为蓬勃的生命力,从而让游客能更深层次、更多维度地感知多彩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文化。

  “那是一次难忘的旅游体验,非常有趣。”3月15日,记者采访了参加读者研学临夏之旅的刘美君小朋友,“以前不知道甘肃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次算是长见识了。”

  临夏研学之旅,刘美君第一站去的是青韵砖雕坊。“老师告诉我们,砖雕师傅要经过和泥、制胚、晾晒、1000℃-1200℃的烧窑、装窑、磨砖、绘画、雕刻、安装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那些栩栩如生的砖雕。我们一开始还不以为然,参观时砖雕上的动物、花朵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后,我顿时就被折服了。”

  刘美君的妈妈告诉记者:“以前带孩子上过陶艺课,做出的成品似碗非碗,似盆非盆,能做出来就行。现在她上陶艺课,不光做得好,还琢磨着怎么在碗上雕一个花出来,进步真是不小。”

  “带队老师给孩子们讲述了砖雕的历史溯源、艺术特色、传承意义,然后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砖雕制作,不仅体验了砖雕制作的乐趣,也感受了制砖文化。”读者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中心主任裴天鹏说。

  刘美君的妈妈认为,这种体验,加深了孩子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喜爱。

  “非遗和旅游融合后,改变了传统被动的旅游经营方式,让非遗文化活了起来,变成可体验、可购买,集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临夏州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砖雕、花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核,临夏州的旅游产品逐渐丰富。2018年临夏州累计接待游客达2098.6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39亿元。

  旅游为非遗添活力

  在甘肃,“旅游+非遗”的融合如火如荼。从文县池哥昼手绘面具引人眼球,到庆阳香包走出国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滋养,让旅游更加有“趣味”。而旅游又成为非遗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为非遗增添了“活力”。

  在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将香包卖到国外的刘兰芳无人不晓。“以前等人上门买香包,现在坐在家里订单多得完不成。”在该镇的“义渠戎国”香包农民专业合作社香包体验店里,理事长刘兰芳盯着网上一批批的订单,很有成就感。

  从8岁起,刘兰芳便跟着外婆和母亲学习香包绣制,现在已自行设计生产300余个香包系列,拥有20多项专利。作为庆阳香包绣制传承人,刘兰芳已是“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她认为,将古老的刺绣技法和现代的创意设计相结合,定能让庆阳香包成为大众喜爱的文化旅游产品。

  “第一次创意,来源于2014年在美国参加的中国主题年文化交流活动。看到美国人万圣节在南瓜上画人脸造型,便想到将秦腔脸谱绣在南瓜上。没想到秦腔脸谱南瓜香包在美国大受欢迎,他们不但接受秦腔文化、刺绣文化,而且对中国文化非常向往、喜欢。”刘兰芳说。

  现在,刘兰芳在美国设立了庆阳香包展示点,也会受邀去美国开坛讲课。她的作品还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妇女儿童博物馆收藏。

[1]  [2]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