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祁连山下的绿色蝶变——张掖市生态环境整治与绿色转型发展综述

 2019/05/17/ 05:4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范海瑞

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成群的白鹭在水面嬉戏。

夏日肃南县马蹄寺美景。

  全域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

  在坚决推动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现场整治的同时,一场针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的系统修复治理工程也同步展开。

  针对祁连山草原生态局部退化问题,张掖市严格实行以草定畜,落实草原奖补资金与禁牧、减畜挂钩政策,推行“牧区繁殖、农区育肥”发展模式,采取围栏封育、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退牧还草、补播改良等措施,加快整治草原超载过牧问题,提前完成三年草原减畜20.62万羊单位的任务,实现了草原草畜平衡目标。同时,对祁连山保护区张掖段林草“一地两证”重叠区域重新确权颁证,342.59万亩林草重叠面积实现权属分明,林草“一地两证”问题全面解决。草原超载问题整治任务提前完成,祁连山保护区张掖段草原实现草畜平衡。

  张掖市顺应祁连山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要求,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2012-2020年)》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有效实施,累计完成投资41.24亿元。高标准谋划实施了祁连山国家公园和黑河生态带、交通大林带、城市绿化带“一园三带”生态造林示范建设,2018年“一园三带”完成人工造林31.1万亩,带动全市完成国土绿化50.8万亩,是前3年人工造林面积的1.16倍;今年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启动,预计完成营造林56万亩。随着生态治理恢复等项目的实施,祁连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矿山探采受损区域生态环境得以恢复,植被破坏、草原退化等问题缓解消除。

  祁连山生态保护并非一时之功,如何完善祁连山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是又一重大课题。就此,张掖市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加强保护监管,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着力维护祁连山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按照国家和省里要求,制定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划定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开展祁连山保护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持续深化以“分区准入、分类管控、评管并重、优化服务”为重点的环评审批制度改革,重环评审批、轻监管落实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全省率先建成以卫星遥感技术运用为主体的“一库八网三平台”生态环保信息监控系统,初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天地一体立体化生态环境监管监测网络,“张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平台构成‘天眼’守护祁连山”获评“全国2018智慧环保十大创新案例”之一,生态环境监管机制体制进一步健全完善。

  在推动祁连山修复治理的同时,张掖市坚持举一反三,全面延伸整改,持续开展祁连山、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外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行动,祁连山保护区外围地带排查出的矿山项目全部完成现场整治任务、19座引水式电站全部建设安装了生态基流下泄设施和监控设备,自然保护区外河道采石采砂、排污企业、畜禽养殖、环保违规建设项目等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坚持把整改、保护和修复祁连山生态环境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结合起来,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黑河干流、黑河湿地地表水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增幅低于国家和省控制指标,农药使用量实现了“零增长”目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当地群众普遍反映张掖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河道干净了、黑臭水体和白色污染少多了、环境变美了。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