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西峰区:产业发力 打造现代农业新名片

 2020/01/08/ 21:52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金奉乾 通讯员盘小美 马志尧
庆阳百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人在草莓棚里劳作02_.jpg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 通讯员小美 马志尧

  数九寒天,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设施蔬菜基地的温室大棚内,满目葱绿,果蔬长势正旺,菜农忙着管理菜苗,采摘果蔬。

  作为西峰区最大的设施农业示范点,肖金镇设施蔬菜基地以规模化、标准化、多元化为主攻方向,持续优化种植结构。在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西峰区聚焦“产业上水平”这篇大文章,按照“龙头带动、规模经营、连片开发”的思路,组团发展“东果、南菜、北畜、西游”四大支柱产业,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奏响了一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和谐新曲。

甘肃中盛二期国家级核心种羊场标准化羊舍.jpg

  因地制宜 组团发展果菜两大产业

  入冬以来,在西峰区温泉镇何坳村的果园里,随处可见果农忙碌的身影,他们整形剪枝、刮除病斑、清理果园,为来年丰产做准备。

  “何村是西峰区的重点苹果产业村之一,村民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陆续栽植苹果树,目前全村果园面积达4000多亩,村里几乎家家都栽植苹果树,这几年,苹果产业让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何村党总支书记何佳贵说。

  西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土地资源丰富。位于东部区域的群众,历来有栽植苹果树的传统,而川区群众则靠种植瓜菜为生。为此,西峰区因地制宜,综合推进果菜两大产业。在东部,以温、董两个高标准万亩果带为核心区,实施整乡整村推进战略,招引甘肃立现代果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鼓励合作社和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发展苹果产业。目前西峰区苹果栽植面积达到25.4万亩,苹果产业成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主导产业。2019年,西峰区共建成设施蔬菜生产示范点11个,露地瓜菜示范点2个,全区瓜菜总产量达到9.5万吨,农民人均瓜菜收入达到1530元。

什社乡庆丰村果农采摘苹果(资料图).jpg

  龙头带动 以“三变”改革推动畜牧产业升级

  2019年12月下旬,庆阳贺塬润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庆阳当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庆阳宏丰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331+”生猪育肥场相继投产运营,分别投放仔猪550头、1100头、1100头。

  据了解,2019年,什社乡通过农村“三变”改革,将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引导合作社分别在贺塬、永丰、三姓等4个村建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带动村民发展生猪养殖业。

  西区立足区位优势,全力推动畜牧产业发展,以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种养结合、以种促养的新路子。招引龙头企业,先后建成中3万只湖羊、正大18万头生猪等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全面推广“331+”产业扶贫模式,以中公司为依托,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合同放养、股金分红等形式,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湖羊产业;以正大集团为龙头,成立庆阳康富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正大三定模式,在全区建办“331+”标准化生猪养殖合作社97个,生猪养殖场13处82个单元,其中7处16个单元已建成主体,陆续投产。在龙头企业带动下,目前,西区组建“331+”养殖专业合作社118个,累计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场)63个,各类规模养殖户达到3286户,形成了两大集中规模养殖示范片,实现了北畜产业转型升级。

游客在毛寺村黑老锅冰窟赏景盘小美摄).jpg

  农融合 全域拓展“西游”产业

  弯曲的木栈道,随风摇曳的芦苇荡,幽深的峡谷,陡峭的岩壁,晶莹剔透的冰挂、冰柱……寒冬腊月,显胜乡毛寺景区的奇特景观,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赏。

  “最近一段时间,黑老景区迎来冬季旅游旺季,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0人次以上。”毛寺村党支部书记毛颖敏说,2019年,毛寺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生态停车场、步行栈道、星级旅游厕所、景区大门和广场等,黑老景区成功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打造景区是西峰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写照。为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西峰区实施“旅游+”战略,立足资源优势,以蒲河川区生态旅游为龙头,点连线,以线带面,依托珠状分布的人文资源、自然风光等,坚持治路、治山、治河、治村、置业齐抓,全面启动涉及4个乡镇的景区建设,打造了冰窟、月亮湾香草园、清水沟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形成了蒲河流域旅游风情线。

  除了念“山水经”外,西峰区还打“休闲牌”,坚持“农文”融合发展,瞄准城市居民短期休闲、娱乐、出行的需求,依托特色瓜果、蔬菜基地发展观光采摘、休闲餐饮、农业科普等休闲观光农业,变田园为景区;相继举办小崆峒游文化、显樱桃采摘、油菜花、大众高山滑雪比赛等会,以为媒,掀起乡村游新高潮。如今,西峰区初步形成了“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摘、冬可滑雪”的四季游模式,共有休闲经营主体115个,建成各类游景区(点)40多处,休闲农业收入达5300多万元。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