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景泰县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小记

 2020/06/10/ 10:19 来源:白银日报 郝姝 丁维涛

培育新兴特色产业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景泰县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小记

  郝姝 丁维涛

  近年来,景泰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主攻方向,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着力建设“民富、村强、人和”新农村。草窝滩镇因地制宜,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社,积极培育新兴特色产业,创新多种发展模式,拓宽农民增产增收渠道。

  20世纪80年代,草窝滩镇景电一期灌区中心地带土地盐碱化严重,为了改良土壤土质,从宁夏引进枸杞种植。西和村就是最早依靠转型种植枸杞的致富乡村之一。

  “2000年村上发展枸杞产业,到2008年有三千余亩。这些年经济条件比以前好多了,群众的房屋和生活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草窝滩镇西和村党支部副书记曹学强说。

  罗玉江是土生土长的西和人,自从前几年靠种植、收购枸杞淘了第一桶金,头脑灵活的他又发现了有机蔬菜种植蕴含的商机。2018年,他以每亩500元流转了当地村民70多亩土地,成立了景泰绿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儿子罗兴煜一起打拼,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产业。

  景泰绿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兴煜说,经过两年的发展,他们的种植技术提高了很多,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刚开始建了三个大棚,主要以羊角蜜和圣女果为主。后期又建了八个棚子,主要以羊角蜜,圣女果、彩椒为主。比起去年,羊角蜜现在的亩产量能达到4000多斤接近5000斤。圣女果目前亩产量能达到15000斤。”

  产业兴,乡村富。景泰绿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为周边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务工机会。

  西和村村民魏克翠说,“我是西和村的精准扶贫户,一年四季就在这里打工。把个人活干完以后,就在这里干活挣钱,一年能收入2万元左右。”

  “我们11个大棚,固定工人有8个,主要是西和村、新墩村的,精准扶贫户有6人,忙的时候还要雇用临时工。”景泰绿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兴煜说。

  西和村在培育特色产业的同时,充分利用农户家的花园、空闲土地,栽植各类经济林果,逐步发展壮大庭院经济,着力打造集生态环境建设、休闲乡村旅游、乡土乡愁气息、旅游产业脱贫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草窝滩镇西和村副书记曹学强说,“近几年,我村打造了农家庭院、七彩路、步行街等,人居环境常态化,群众素质也高了,今后打算在招商引资、旅游方面带动群众走向致富道路。”

  人勤地不懒。在王万凤的农家庭院里,宽敞的大院子干净整洁,各种经济林果和应季蔬菜绿意盎然,凉亭习习,曲径幽幽,俨然一座小小公园。

  “我们这个园子种上以后,一年主要就是吃菜、吃果子。小白菜、油菜、葫芦、豆角、黄瓜、韭菜、娃娃菜,啥季节吃啥菜。”西和村村民王万凤说。

  西和村现有农户407户,1530多口人。村居规划整齐,新落成的村委会,别开生面的木制建筑,既是办公场所,又是旅游景观。墙上一幅幅关于春耕夏耘劳作场景、饮食服饰、住房变迁、种植作物以及文化发展、生态发展的图片勾勒出先辈们追求幸福、辛勤劳作的画面。

  有了庭院经济和记住乡愁的旅游资源,乡村振兴便有了依托和前景;有了谋划长远的企业,乡村振兴便添了动力和后劲。而西和村一个个致富能人致力于发展特色产业,在乡村这个大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致富故事,才有了乡村的进一步振兴和不断的繁荣发展。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