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经济杂谈】厉行节约请从爱惜每一粒粮食开始

 2021/04/20/ 03:4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严存义

【经济杂谈】

厉行节约请从爱惜每一粒粮食开始

  严存义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而且还要发扬光大。尤其是节粮节食、杜绝浪费,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笔者出生在农村,记得小时候吃黄米饭,如果不小心一粒米掉到地上,父亲总要黑着脸让捡起来吃到嘴里。这个场景永远刻在了笔者的脑海里——因为那时候挨过饿,深知每一粒粮食的珍贵!后来稍大一点,跟着父母下地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炙热的阳光下,挥汗如雨,干一天农活,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因此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有了深切的体会。

  粮食安全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2020年7月,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编写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8300万。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有近6.9亿人遭受饥饿,与2018年相比增加1000万,与5年前相比增加近6000万。报告说,疫情使全球粮食体系的脆弱性凸显,需要各方共同应对。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粮食安全基础牢固。但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粮食供求总体上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各环节损失浪费不容忽视。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五分之一,14亿人每天消耗的粮食数量是惊人的。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粮食,加起来这个数字也是惊人的。“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任何时候都不过时。我们一定要从思想上崇尚勤俭节约,以节约粮食为荣、铺张浪费为耻,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爱粮节粮的优秀传统美德。

  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导向。要大力破除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等陋习,使崇俭抑奢成为全社会的文明追求。要广泛宣传爱粮节粮知识和减少浪费相关措施,影响和带动生产者、消费者及全社会加入到爱粮节粮的实际行动中来,营造爱粮节粮的浓厚社会氛围。特别是要加大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城市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在假期把孩子送到农村,让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亲身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真切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真正感受“食物”的宝贵。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绿色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创造绿色生活方式,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各有关部门和各行各业要推行食堂餐饮厉行节约行动,让节约观念深入每一位员工心中,做到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要从珍惜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做起,“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只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日积月累,成风化人,就能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场持久战,要形成长效机制,向制度要动力。“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完善的法律制度是遏制浪费现象的有力保障。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坚决制止浪费行为。2020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对减少粮食、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浪费作出原则性规定。日前,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正在制定《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并围绕立法过程中各方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一步征求民众对立法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相信,随着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实施,治理食品浪费的行为必将实现有法可依,食品浪费行动将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