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人文】文物里的月亮和中秋故事

 2021/09/17/ 06:1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闵媛

文物里的月亮和中秋故事

  中秋佳节历史悠久,不仅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传说,而且有许多与它有关的文物。本期带大家透过精美的文物,感知古人的中秋。

  中秋节的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由于《礼记》有“秋暮夕月”的记载,祭月、赏月、拜月的习俗流传千年,中秋节正好在秋高气爽的月圆之日,所以提起中秋节,人们总会想到月亮、赏月以及与月亮有关的神秘传说。

  月亮有很多别称:太阴、素娥、玉盘、玉轮、玉钩、玉羊、玉蟾、冰轮、冰镜、月府、月宫、月精、玉兔、蟾宫等,另外,古人还用蟾蜍、玉兔指代月亮。在我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古人常用各种器物指代月亮,表达对月亮的赞美。

  玉兔、蟾蜍形象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玉兔与明月有着密切的联系。宋代诗人欧阳修在《答圣俞白鹦鹉杂言》中,有“兔生明月月在天”之语。中国民俗文化中,有“月中有玉兔,乃卯之属”的说法。玉兔捣药是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之一,故事说,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药丸可以长生成仙。古往今来,人们将白兔视作月宫中的吉祥之物,可见兔文化和月亮文化与中秋节之间的紧密联系。

  殷商甲骨文中,便有了“兔”字和关于兔子的记载;而因吉祥、长寿、多子等象征意义的存在,古代所留存的兔文物也颇为常见。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兔形饰件

  目前所见最早的玉兔有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兔形饰件,其属于凌家滩文化,距今5300年。该玉料受沁呈黄白色,饰件由兔形的上部和榫形的下部组成,兔呈伏卧状,但无足部表现,嘴前伸,耳朵向后伸,背部呈弧形上凸,尾巴既似兔子又若鱼,上翘分叉;榫部长条形,上面对钻成四孔。

  无独有偶,在河南安阳殷墟殷王武丁配偶的墓穴中,也已出土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的玉石兔像殉葬品;在西安茂陵博物馆的展出品中,也有东汉时就出土的远古陶兔。而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M8出土的西周兔尊造型独特,形象生动逼真,是晋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武威天祝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中出土的壁画

  据《甘肃重要考古发现(2000-2019)》一书中介绍,2019年9月,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发现的武周时期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中出土的壁画,内墨绘一桂树,树下墨绘一正在捣药的玉兔,从出现的位置和形象判断,其壁画应代表月亮。

金环镶宝石玉兔耳坠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定陵地宫明代定陵孝靖皇后的棺内,有一对金环镶宝石玉兔耳坠。该金环镶宝石玉兔耳坠中,兔子直立,双耳上竖,玉色青白细润,以红宝石嵌饰双眼,两前爪抱杵作捣药状,下有臼,兔身上以细密阴线刻出毛发。

  以玉琢型为兔,在文物中也很常见。流传后世的玉兔文物,以青玉和白玉材质的颇多,商周时期青玉兔较多,自汉魏始,白玉兔渐渐多起来。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唐代八瓣菱花形月宫镜(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除此以外,以兔为纹的文物也很常见。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唐代八瓣菱花形月宫镜颇有特色。由于唐以前铜镜多为圆形或方形,唐代才开始流行花式镜,因此,菱花形为其中最具特色者。其背面内区下凹,纹饰凸雕月宫图,中央为枝繁叶茂的桂树,树干中部隆起镂空为镜钮。一侧为嫦娥振袖起舞,另一侧为白兔捣药,下有蟾蜍做跳跃状。

四川地区出土的以西王母为主题的汉画像砖

  四川地区出土的以西王母为主题的汉画像砖中,西王母正面端坐于龙虎座上,四周侍九尾狐、青鸟、蟾蜍等。其左有九尾狐,右为三足乌,其下正中位置一蟾作舞。从汉画像石、画像砖及绘画上,常可见到这类西王母侍从的蟾蜍形象。

  汉时传说的月精指蟾蜍,直到西汉末期,才出现为西王母捣药的玉兔形象。对于月神的形象,《山海经》中记载有常羲浴月的神话——“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常羲”与“嫦娥”古音接近,在长期流传中,神话的情节内容被不断复杂化,月神其名也变作了“嫦娥”。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