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
生态循环 打造高质量农业
静宁县迎来苹果丰收。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侯崇慧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平凉大地处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近年来,平凉市协调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初步走出了一条农畜结合、产加配套、粮饲兼顾、种养循环、集约发展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子。
废弃树枝变有用之材
秋日,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将静宁县成片的果树清洗得格外翠绿。在静宁县爱福农业有限公司出菇棚里,香菇又长出了新的一茬,丰收的喜悦挂在公司负责人赵书静的眉梢。
“静宁苹果树多,老果园改造等废弃的枝条成垛堆码,我们就地取材,把苹果树枝粉碎成粉末后用于培育香菇菌,出四五茬香菇后,废弃的菌棒还能当肥料还田。”赵书静说。
“公司和河西学院联合成立了真菌应用工程实验室,通过检测发现苹果废枝适合做菌棒的原料,产出的香菇菇形圆整、口感爽滑、营养丰富,产量比其他枝条高出8%至10%。”赵书静介绍。近年来,公司形成了“农作物秸秆(废旧枝条)-食用菌-废料还田”生态循环种植模式,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解决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问题,还带动500多户农户发展食用菌种植,户均每年可实现纯收入2万元左右。
废旧窑洞变“聚宝盆”
走进崇信县黄寨镇甘庄村窑洞养牛场,一排排窑洞错落有致,一头头健硕的红牛在窑洞前悠然自得。
“新建一座3至5头规模的牛舍需4万元左右,而改造窑洞仅需1万元,我们对有利用价值的101孔窑洞进行了改造。”黄寨镇党委副书记路文娟说,2020年镇里依托养牛场解决了1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人均月增收2400元,年收入2.8万元,并通过“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和“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带动全镇养牛1.8万头。
今年以来,黄寨镇为了解决粪便污染,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现代农业,依托永盛肉牛育肥繁育中心,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亚东带头,建办了“陇东宝”有机肥生产厂。
“有机肥生产线每年可处理畜禽粪便3.8万吨,年生产有机肥1万吨,带动就业120人,目前已经生产2800多吨,销售收入180余万元。”张亚东说。
草畜肥循环 “种养加”结合
“变废为宝”是生态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打通一二三产业间的整体生态链,打造新型循环农业生态系统?记者在静宁县农发公司威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循环示范园找到了答案。
“示范园有100亩平凉红牛基础母牛超市、标准化繁育示范基地和264亩苹果标准化种植基地,目前平凉红牛存栏量为1000头,挂果园面积已达到80亩。”静宁县农发公司监事会主席李玉鹏说。
甘肃雄康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黎彦召介绍说,公司依托产业循环示范园,组建了“牛果菌”的产业循环发展模式,利用养殖产生的粪污和废弃的菌棒生产有机肥,有机肥还田进行苹果种植,苹果枝条粉碎后进行菌棒生产,初步形成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产业模式。
“近年来,公司带动周边农户进行饲草种植500亩以上,每户年增收1.5万元以上,同时为周边农户进行基础母牛的托管代养,每户每年分红700元,累计分红20余万元。”黎彦召说,示范园养殖种植基地、食用菌及有机肥生产每年可提供用工岗50个以上,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捧上了“金饭碗”。
在泾川县,也有一个人想通过种养结合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增收,他就是宝成彩虹家庭农场主薛保成。
“使用有机肥可以提高苹果产量,防止病虫害,提升果实品质,我这90亩苹果园,去年羊粪就花费6万元。”薛保成说,“今年我又承包了150亩地,其中100亩计划养200头牛,到时再不用花钱买肥料了。”
“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在平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路韬看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既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也能够促进农业生产资源高效节用,对于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去年,全市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96亿元,循环农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
【记者手记】
建设现代农业 实现产业振兴
田丽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生态宜居是关键。
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平凉市把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主抓手,协调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和资源环境节用保育,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我省粮食作物和草畜、苹果、蔬菜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平凉市除地域优势之外,更重要的是全市上下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此谋划实施十大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并推出一系列保障措施。
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在平凉,记者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丰收与喜悦,更触摸到现代循环农业的生机与活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0月07日乘风破浪谱新篇——嘉峪关市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 2021年09月23日按下项目建设“总开关” 启动经济发展“主引擎”——白银市项目建设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扫描
- 2021年09月29日厚植生态底色 打造“绿色引擎” 实现绿色梦想——张掖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 2021年09月25日《嘉峪关市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0—2021)》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