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黄河,这几点很重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大禹...[详细]

黄河,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西起巴颜喀拉山,东入渤海,北抵阴山,南达秦岭,横跨青藏高原、内蒙...[详细]

这条河,中国人这样吟诵

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着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详细

黄河,波涛滚滚,奔流不息。璀璨的华夏文明在此孕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此沉淀,人们唤它中华...详细

  • 黄河首曲,绿水弯弯润草原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养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黄河两岸的人们。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

    滔滔大河,蜿蜒九曲。从青入甘的黄河,如一条昂首巨龙,在我省“两进两出”。在甘南草原划出“第一次”壮美的曲线后,经临夏、出兰州、穿白银,一路向东,千折万转,奔腾入海。

  • 点击进入>>>
  • 保护草原,让母亲河青春永驻

    在甘南藏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拔草的人个子长不高,弄脏河水的人眼睛会疼。

    草原和水,这两个上天赐予的恩惠,对藏区牧民群众而言无比可贵。有水的地方才有草,有草的地方才有水,这是牧民心中亘古不变的信条。

    甘南,总面积七成以上都是天然草原,有4084万亩。辽阔的草原以其宽广的胸怀,养育了依河而牧的甘南牧民,也哺育着黄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只有保护好这片辽阔丰饶的草原,才能让母亲河的乳汁常流,也才能确保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黄河儿女的幸福美好生活。

  • 点击进入>>>
  • 转型发展,唱响绿色变奏曲

    母亲河水,不能没有上游草原的呵护;美丽草原,也离不开母亲河水的滋养。

    被誉为“黄河之肾”的黄河首曲玛曲草原,传颂着母亲河的悠久记忆。可是,一度在玛曲,蓝天白云马儿跑的草原,充满诗意和幻想的草原,退化了,沙化了,水源萎缩……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以生动确切的比喻,强调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他指出,要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南草原绿色发展意识越发深入人心,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高原儿女正奋力书写黄河岸边绿色发展的壮美篇章。

  • 点击进入>>>
  • 滋养藏乡,散发独特文化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宛如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壮丽优雅的甘南草原上,黄河文化演绎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和故事。

    穿越历史的长河,格萨尔说唱、藏族民歌弹唱、牛角琴演奏、藏鹰笛演奏技艺,还有唐卡、木雕、藏族服饰、藏医药等,这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经过岁月的积累和雕琢,不断传承和丰富,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历久弥新,熠熠夺目。

  • 点击进入>>>
  • 凿壁而出,一路欢歌入河州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

    相传,巍峨高峻的积石山,蜿蜒几十里,挡住黄河的滚滚水流,每到雨季,拥塞的黄河水泛滥成灾。大禹来到积石山,带领万民挖山削崖,终于凿成一条石峡,滔滔黄河顺峡东流而去,消除了这一带的水患。

    大禹导河积石——这个发生在上古时代的传说,至今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广为流传。千百年来,积石山县群众因“大禹治水始于积石”而倍感自豪,他们一代又一代追寻前人的足迹,踏上保护黄河、治理黄河的漫漫征程。

  • 点击进入>>>
  • 高峡平湖,绿色发展绘宏图

    九曲黄河十八弯,一碗河水半碗沙。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

    在永靖县,水沙关系不协调是刘家峡水库库容大量减少的重要因素,这不但严重威胁着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也加快了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和河床抬高,给黄河防洪治理带来了巨大隐患。

    党的十八大以来,永靖县以水土流失防治和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围绕建设“蓝天、碧水、青山”的总目标,走一手抓“治”,即“治气、治水、治山、治村”;一手抓“养”,即“林养、养山、养水”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

  • 点击进入>>>
  • 水润金城,澜安景美独好处

    秋日里的金城,天高云淡,微风扑面,黄河水轻拍两岸,水鸟翱翔于天际间,宛如一幅美丽恬静的自然风光画卷。

    地处黄河上游的金城兰州,是全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黄河宁,天下平。千百年来,黄河哺育了这里的人民,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

    今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抵达兰州考察黄河治理时指出,“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习近平总书记看到兰州黄河沿线的风景,称赞“黄河之滨也很美”。

  • 点击进入>>>
  • 传承创新,黄河文化焕新彩

    千百年来,在母亲河的哺育下,一代又一代兰州儿女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培育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城市气质。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如是强调黄河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走进兰州,秀美的黄河风情线、恢弘的金城关建筑群、修缮一新的河口古镇……一个个承载着浓郁黄河文化底蕴的城市符号焕发着新的光彩,“讲述”着一个个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故事。

  • 点击进入>>>

春日里踏青,冬天里看雪,白天看远山,晚上看夜景。多少人慕名而来,在这里观山赏水品文化,养身养心,忘却何处是...[详细]

黄河之水天上来。走进兰州,就走进了黄河。作为“母亲河”的黄河,对于地处中国西部一隅的兰州可是格外宠爱,穿城...[详细]

坐在河边茶摊,泡上一碗三泡台,喝茶、聊天、望山、看水,吼秦腔、跳广场舞,在酽酽袅袅的茶香中,兰州人傍河而居...[详细]

当万里黄河用107公里的长度,以优美的“S”形流经甘肃省永靖县时,天造地设的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景观于是形成。记者近日在永靖县采访时看到,近年来进行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效改善了黄河三峡地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日渐增多的绿色提升了三峡景区的整体观感。与此同时,“河长...[详细]

当万里黄河流到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境内时,一部分黄河水不再滚滚东流,而是跃上700多米的高山,流向绵延数百里的山间平川——景泰川。让黄河之水跃上高山的,是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滔滔黄河水通过泵站,经过管道,淌过渡槽,穿过隧洞,越过山丘,流进千年荒原。如今,景电工程灌溉...[详细]

加强水源保护力度 创新黄河治理理念

随着工业化、乡镇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的工业、农业、生活废气、水、物对黄河污染的压力也随之加大。黄河兰州段全长约150.7公里,其中城区段河道长47.5公里。多年来,兰州一直致力于黄河兰州段水源的保护...[详细]

黄河在新时代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大河奔流,岁月悠悠。古老的母亲河,在新时代又迎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详细]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区域发展的第一动力。沿黄省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仍是改革创新,特别是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创新链条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详细]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凝聚伟大复兴力量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抗日战争年代,“黄河大合唱”响遍中华大地,激励中华民族爱国豪情,打败侵略者,取得抗战伟大胜利。今天,新时代,我们依然要奏...[详细]

让黄河之水滋养文化自信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根源所在,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不仅灌溉了两岸的土地,也给诗人以灵感,许多汉赋唐诗都与黄河有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可磨灭。但由于...[详细]

重大国家战略送大礼,让母亲河成为幸福河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黄河就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2500多年间下游决口多达1590多次。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一殷切希望,...[详细]

奏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黄河乐章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保护黄河、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详细]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着眼全国发展大局,明确指出黄河流域在...[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 陇ICP备05000341 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