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兰天 通讯员梁璐 苟依哲
“看到没有,这片空地上的光伏电板,就是村民们的‘电存折’,晒着太阳挣着钱,你说美不美?”崆峒区草峰镇范河村村支书范志俭说起给村集体带来经济收益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时,竖起了大拇指。
近日,记者走访白庙乡贾洼村、大秦乡东阳村、草峰镇范河村等崆峒区多个乡镇,看到林立在田野间、山梁间的光伏电板与盛夏骄阳交相辉映、闪闪发亮。
“咱们的光伏发电有两种模式:离网发电系统发出来的电可以给用电困难地区的村民们自发自用;并网发电系统发出来的电会以统一功率输出并入国家电网,国家电网以每度电0.31元的价格收购,再加上国家财政补贴0.44元,村集体经济就发展起来了,到头来,农户仍然是光伏发电项目的受益者。”崆峒区发改局副局长刘鹏向记者介绍。
崆峒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平凉市气象局数据显示,2018年崆峒区日照天数达到了302天,具备光伏发电项目得以落地生根的先决自然条件。记者了解到,2018年实施的草峰镇范河村联村电站,设计装机容量244.8千瓦,年发电量约29.38万千瓦时,扣除运行维护费用和税费,年收益达到约22万元,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年均集体分红达到约3.6万元。

只要光伏发电项目持续运转,村民脱贫、乡村振兴便不是空话。
“光伏方阵下面能种植低杆农作物,比如蔬菜、胡麻、小麦,形成规模后,电和农作物的收入都能到咱农户口袋里。同时,咱们项目还有完备的后期维护,24小时视频监控全区14个乡镇的光伏项目点,确保随时排除技术故障,技术人员能在故障出现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展开维修。而且,14名看管人员都是各乡镇的贫困户,村集体每年还从光伏收益中为他们支付2000元-3000元工资,帮助贫困户增加了收入。”该项目负责人山东沐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平告诉记者。
崆峒区“十三五”第一批、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是该区2018年、2019年实施的重点产业扶贫项目,眼下正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了解,2019年实施的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采取联村电站的模式,在白水镇幸福村、索罗乡董洼村等地建设了联村光伏扶贫电站7座,共覆盖7个乡镇46个贫困村。设计总装机容量1770.98千瓦,项目概算总投资1342.16万元,资金来源为省预算内基建资金253万元,区级扶贫资金1089.16万元。
截至目前,白水镇幸福村、索罗乡董洼村和白庙乡贾洼村3个联村电站已建成,峡门乡颉岭村、麻武乡麻武村、大寨乡白土村和上扬乡新庄村4个联村电站已完成桩基浇筑、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计划8月底全面建成,预计9月底并网发电。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247.93万千瓦时,年总体收入可达到185.95万元,46个贫困村年平均收入可达到4.04万元,可连续收益25年,收益全部用于提高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实现16个乡镇105个贫困村全覆盖,彻底解决贫困村无村集体收入的问题。
“我们要借助光伏扶贫产业的基本政策和稳定收益,助推全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实惠。”崆峒区委副书记刘懿平如是说。
相关新闻
- 2019年03月10日山丹光伏发电项目壮大绿色经济(图)
- 2019年01月16日【我和我的祖国】光伏发电:点亮山村扶贫路
- 2018年12月20日合水县:光伏发电“照亮”群众脱贫路
- 2018年04月23日天水市首家2.4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