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生态聚焦】甘肃 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进行时

 2019/08/20/ 06:3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杨唯伟

  探索保护发展新模式

  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中,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协调发展,是关键与难点。

  在推进生态保护上,甘肃严格执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严控天然草原放牧规模,有效缓解草场过载压力。

  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内7县1场所有草原已全部纳入新一轮草原奖补政策范围,提前完成21.97万羊单位的三年减畜任务,传统共牧区牲畜全部退出,并实行禁牧管理。

  同时,合理确定草原和林地范围,完成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林草“一地两证”问题整改,对重叠566.88万亩的森林、草原自然生态空间重新确权颁证。协调国家林草局将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生态护林员岗位由5000个增加至1万个。

  生态要保护,群众也要发展。在积极稳妥推进重点区域生态移民方面,甘肃全面实施农牧民易地搬迁、转产增收“四个一”措施,即一户确定一名护林员、培训一名实用技能人员、扶持一项持续增收项目、享受一套住房的惠民政策,有效保障了核心区农牧民搬得出、稳得住、收入有保障、生活有改善、发展有前景。

  截至2018年底,保护区核心内张掖市149户484名农牧民和武威市59户217名农牧民已全部搬迁。

  构建生态保护新机制

  2017年以来,甘肃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各级各类保护地内矿业权分类处置的意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业权分类退出办法、水电站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意见,研究制定了文化旅游设施生态环境问题分类整治工作意见,细化明确了探采矿、水电、旅游等项目分类退出、规范运行的具体措施,扎实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内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截至目前,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44宗矿业权已全部分类退出,42座水电站已全部完成分类处置,25个旅游设施完成分类整改21个。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0个生态环境问题中,46宗探采矿和1个旅游景区项目已按照分类处置意见进行整改,开展了生态修复。

  为了构建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甘肃将祁连山国家公园整体纳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编制完成了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并上报生态环境部审批,实现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与生态保护工作同步推进。

  甘肃深入贯彻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研究制定《甘肃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肃南、肃北、阿克塞等10县列入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范围,明确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发展的相关产业,规范了产业准入审查监管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自然生态空间保护,推进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甘肃编制完成了《甘肃省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技术指南》。同时,在张掖市率先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管网络体系,实现了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179个生态环境问题点位卫星遥感定位和对比监测。

首页  上一页  [1]  [2]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