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暖新闻

不能够左右生命的长度 却以捐献拓宽生命的宽度 记者走近甘肃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登记志愿者群体

 2019/07/31/ 08:24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赵雨欣

  白怡宁 甘肃最小遗体捐赠志愿者

白怡宁(右)

  2017年11月12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学生耿盈盈在甘肃省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捐献的手续,成为甘肃省首位登记无偿捐献器官遗体的在校大学生。

  2018年11月1日,耿盈盈的学妹,西北师大美术学院2017级学生白怡宁和梁嘉丽一起走进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签署了《甘肃省遗体捐献登记表》,成为甘肃省在校大学生志愿登记无偿捐献遗体的第二、三名志愿者,2018年甘肃省第39例和第40例“无偿捐献遗体”志愿者。还有一个月才满19岁的白怡宁,成了甘肃省年龄最小的遗体捐赠志愿者。

  白怡宁在其他同学们忙着设计、忙着钻研的时候,由学姐耿盈盈引进公益的“大门”,从一名小小的志愿者到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再到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的部长,负责日常所有活动、宣传、入户、回访,在遗体器官捐献前,这个刚进入大学不过一年之余的女孩已经开展了112次公益志愿活动。

  “其实我的内心很渴望叛逆,小时候也做过很多‘坏’学生的事情,但是一直以来身边的人对我公平以待,接受到的关爱大于责备。”别看她已经是公益事业上的“老”同志,可是内心还是一个标准的小女孩,喜欢异想天开,但更喜欢帮助别人。

  就拿这次的采访来说,记者与白怡宁的见面一直从下午推到了晚上。因为要去支教,她要采买很多物资,这期间物资出了点问题,运送物资的车辆也要重新找,为了给孩子带去最好的服务,她一直忙到晚上8时许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王荣 百年后也想自由下去

王荣

王荣的捐献卡

  “收到啦!”今年6月1日,普通的儿童节,普通的星期六,中午,王荣发布的一个朋友圈却在微信里炸开了锅。简单的3个字,附上两张照片,一张《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引来众好友的问候。

  “了不起。”有人留言。“我觉得没啥啊,希望我死后有些东西能再利用,不然都烧了多可惜。”王荣这样回复,还附上两个笑脸。

  王荣,地地道道的兰州人,与女儿相依为命,喜欢烘焙。说起角膜和器官捐献,王荣望向窗外,回忆勾走了她的思绪。王荣的爷爷奶奶都是日本留学生,文化水平比较高,思想也较为开放,去世前立下遗嘱,过世后二老不要土葬,也不想给子孙们添麻烦,只想把骨灰撒进他们热爱的黄河水中。两位老人相隔23天接连去世,王荣还记得,那一年,家人将玫瑰花瓣放进爷爷奶奶的骨灰内,一起撒进滔滔流淌的黄河水中。

  “我这半生一直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百年后也想享受自由。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在肿瘤科工作的护士发朋友圈捐献了角膜和器官,我觉得挺好的,这是件好事,我也想做。”王荣看过一个名叫《人间世》的纪录片,讲述了关于器官捐献的故事,让她感触很深。当她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发到朋友圈时,有好几位微信好友都向她询问捐献的途径和方式,“其实很多人都想这样做,但是却不知道途径。”

  按照相关规定,遗体器官捐献需要直系亲属同意,当王荣向女儿问及此事时,女儿欣然同意,知母莫若女,其实王荣的想法不用说,女儿也懂得,她理解妈妈,也支持妈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