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美丽支甘人”】钱龙英:在甘肃一待就是半个世纪

 2019/09/09/ 08:39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 平丽艳 实习生 马正云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美丽支甘人”

钱龙英:在甘肃一待就是半个世纪

钱龙英离开上海前拍摄的照片。

古稀之年的钱龙英。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平丽艳 摄

  1968年,110万上海学生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当时他们的年龄只有十七八岁,甚至更小,却离开父母、告别故土,去农村,去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如今71岁的钱龙英老人就是其中的一员,从当年坐上绿皮火车从上海一路向西到敦煌插队,在甘肃一待就是半个世纪。

  响应号召,上海知青支边敦煌

  18岁,正是风华正茂、充满梦想的花季年华。1968年,钱龙英怀揣美好的青春梦想,从上海财政金融学校毕业后等待分配。“我学的是财政专业,毕业后本来是要分配到上海的。”钱龙英回忆说,当时大家都在等待分配,突然传出消息说分配暂停,而后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学校的动员下,我们一个班的同学都被分到了甘肃。

  上海的知青,从上海北站出发,一列列绿皮火车载着一批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奔向了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甘肃等地。钱龙英还清楚地记得,他们离开上海正值金秋九月,上海还是满目葱茏的时节,当时整整一列绿皮火车上都是从上海到甘肃的知青。“早就听说甘肃物资匮乏,家里人给我准备了大米、肥皂、洗衣粉等必备生活用品,毫不夸张,能带的都带上了,连手纸都没落下,加上被子、褥子,每个人光是行李就有三四大包。”钱龙英回忆说,火车一路向西,知青们沿天水、张掖一路“撒”下去,我们是最远的一站——敦煌。“火车整整走了三天四夜,看着车窗外越来越荒凉的景象,大家几乎走一路、哭一路,当时火车只能到柳园站,我们在柳园火车站下车后,又被安排坐上一辆敞篷老解放车,一路尘土飞扬,颠簸了一天时间才到敦煌。”

  每次回上海,都像去采购

  和钱龙英同去敦煌的有20多个上海知青,他们都被安排在敦煌肃东大队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每天一大早和当地农民一起割麦子,晚上一起收工回家,那段时间最怕的不是苦和累,而是饮食不习惯。”钱龙英说,我们之前几乎没有吃过大饼、面条,后来就和农民商量,用自己带的大米做米饭吃。夏天的敦煌早晚凉爽,中午的太阳像个大火球似的,为了避开高温,钱龙英和小伙伴们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来割麦子,中午休息,下午五六点再出工。“我们每天收工回到农民家就将近晚上11点了,大家再抬水、架火、做饭,每天的日子紧张而忙碌,连近在咫尺的敦煌莫高窟和月牙泉都没去看过。”在敦煌的那段日子,钱龙英还在人生中第一次遭遇了沙尘暴,“那次的沙尘暴来得非常猛烈,关着门窗,房子里、炕上都是沙子,人也是灰头土脸的,两三天都出不去门。”

  一年后,钱龙英从敦煌分配到了甘肃省供销社下属的甘肃省农副土产公司,单位就在现在兰州大学对面的黄楼附近。她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到的兰州:基本都是土路,街道上很少看到水泥路,像样的商店更是没有几家。正因为如此,她每次回上海,从巧克力、衣服、料子到大米,像搬家似的,大包小包地从上海往兰州带。“不光是给自己带,还要给身边的同事带。”至今还有一件事让她“心惊肉跳”,“那是1974年,我在上海生了女儿,丈夫接我回兰州。当时给同事们捎带了很多东西,没想到带的行李实在太多太重,压塌了火车行李架。当时孩子就放在硬座上,我吓坏了,好在孩子平安无事。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从上海往兰州带过大米。”

  乡音未改,心早已爱上兰州

  从1955年全国第一套粮票正式流通,到1990年代初期各地陆续取消了各类票证,我国历经了近40年的“票证时代”。那是一段较长的短缺经济时代,各种物资极度匮乏,市场供应严重不足,许多东西都要凭票购买,限量供应,省供销社因此也成了很多人“挤破头都想进去”的好单位。

  钱龙英说,她初到兰州时,被分配到了省农副土产公司榆中战备库,战备库里存放着国家储备棉和茶叶等,他们的工作是负责对储备物资的批次、件数和出入库时间进行登记。三年后,她从战备库转岗到水烟厂,在厂里担任出纳工作,每天需要从水烟厂到银行来回奔波,考虑到工作方便,单位分配指标让她拥有了第一辆自行车。那时候,自行车可是生活中的“大件”,有辆凤凰、永久或飞鸽牌自行车,不亚于今天开着奔驰轿车。钱龙英回忆说:“当时厂里生产的水烟大都销往南方,在兰州属于紧俏货,那些银行和我有工作往来的职员,经常托我给他们买水烟。”

  1984年,钱龙英又调往省供销社财会处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浪潮中,丧失了“专供”供应优势的省供销社风光不再,经济效益急转直下。1995年,正值中年的钱龙英临危受命,被派往省供销社下属的已濒临破产的兰山食品厂担任副厂长,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巨大冲击,钱龙英和当时的领导班子紧急决策后,筹资购置锅炉、铺设暖气管道,将企业转型为供热站,承担起静宁南路部分小区的供热任务,扭转了企业经济直线下滑的态势,解决了部分职工的吃饭问题。

  如今的钱龙英已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50载春夏秋冬,尽管老人乡音未改,但是却从心底里爱上了兰州。“我女儿毕业后回上海工作了两年,她觉得更喜欢兰州,现在已经留在兰州发展。”钱龙英还开心地告诉记者,这几年兰州发展很快,高楼大厦林立,活鱼活虾随处都可以买到,而且气候温润凉爽,“我有几个同学虽然退休后回到上海,但是每年夏天都要回兰州住一段时间。”

  钱龙英,一位曾经的“异乡人”,已经深深爱上了兰州,也离不开了兰州!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平丽艳 实习生 马正云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