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体

靖远平堡古镇 历史烟云中竞风流

 2019/01/31/ 09:5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吴正楠

  故城遗址有考证

  滔滔黄河水,九曲十八弯。

  浊浪翻滚的黄河水从乌金峡奔涌而出,在素有“秦陇枢机”、“金城锁钥”之称的靖远最西南端的黄河南岸冲击形成了一块山环水抱的肥沃之地,孕育了一个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平堡。

  平堡地处靖远西南边陲,历史上属边塞重地,历来为兵家所争之地。位于平堡古镇中心的堡子山上有“平滩堡城”,是平堡文明的发祥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平滩堡城”遗址中出土的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存证实早在距今四千余年前,平堡境内已经有先民在繁衍生息。

  从远古至先秦,平堡境内为羌戎游牧地。秦汉以来,滔滔河水成为防御胡羌的天然屏障,滨河南岸一线成为“边防要路”。当时,士兵在这里因山筑寨,垒石为城,平时屯耕河谷,战时坚守堡子山城。

  由当地老师杨国材先生主编的《平堡乡志》里面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大将军蒙恬率数十万精兵北击匈奴,收复失地,在金城(兰州)至河套的“河水”南岸一线筑城44座,临河为塞,堡子山城为其中之一。

  同很多众说纷纭的古镇一样,和平堡古镇有关的史学界争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汉代祖厉故城所在地。近年来,史学界个别学者对祖厉故城在平堡有异议,认为祖厉故城应在会宁或者靖远的其他地方。

  民国17年的《甘肃通志稿》494页上载:“汉袓厉县,在县西南130里。”631页上载:“金山寺,在县治平滩堡西5里黄河北岸上。”又载:“平滩堡渡,在县西南平滩堡。”

  1981年,靖远县志办公室副主任刘衷在《袓厉故城考》中,率先对讹传已久的“祖厉”旧说考证质疑。

  1990年,《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第28册)《甘肃通志稿》载:“汉袓厉县,在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汉置县,属安定郡;后汉属武威郡。晋废。”

  2000年版《甘肃大辞典》4页“袓厉县”条目载:“袓厉县城就在今靖远城西边的黄河南岸。”

  兰州大学的刘满教授在《河陇历史地理研究》一书中认为:祖厉故城作为邻近黄河的县城,位于交通要道和渡口上,当时只能在乌金峡下峡口以东至靖远县城关镇之间的黄河南岸求之,而在这一段黄河南岸的村镇中,只有平堡具备这一条件。

  2008年3月出版的《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刊登的韦宝畏、许文芳撰写的《关于汉代祖厉县的几个问题》一文也认为,“汉武帝在祖厉河两侧之地设置祖厉县,县治在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的平滩堡。”

  明长城资源调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将平滩堡认定为明代长城沿线5个关堡之一,是靖远境内汉代及清代历史军事防边重地。

  在“平滩堡城”遗址中曾发现有大量的汉代瓦片,并出土一枚王莽天凤年间铸造的“货布”。毋庸置疑,西汉“袓厉县治”设在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的“平滩堡”。

  元代地图上就有“平滩站”标记。让“平滩”之名最早见于史册。此后,又有宁夏大边路线“经平滩”至兰州的相关资料,这表明,在明清以前,平滩堡就是重要的通衢驿站。

  明初,黄河以北仍为蒙古鞑靼的游牧之地,黄河以南滨河一线成为明朝的边防要路。为防控边患,明朝遂在战国秦长城旧迹之上修筑烽燧等防御工事,自此在平堡乌金峡口至堡子山城之间有了“边墙”的 称谓。明英宗二年(公元1437年),置靖虏卫军民府,下属九堡,平滩堡即为其一,属陕西行都司。史称“平滩堡城”,成为明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

  走进平堡,登上堡子山,一座残缺的堡城映入眼帘,东墙早已破坏,现存部分西墙及北墙,南面是数十米深的壕沟。据说,城内有地道直通黄河,战时可入内取水。现在,堡城内是果园和农田。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