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109万字《敦煌本纪》为敦煌立传 入选茅盾文学奖十部提名作品 叶舟:自嫌诗少幽燕气 故作冰天跃马行

 2019/09/05/ 06:4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何肆

  我发明了20世纪初的沙洲城

  问:要在小说当中构建一座20世纪初的沙洲城,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吧?

  叶舟:对的。这是一个信仰的国度,是我在史实基础上构建出的一个东西。史书上关于它只留下了一句话,说当年有过一座沙洲城。但这座城究竟是什么样子?它的南门、北门、西门、东门在哪儿,几点几分城门就关闭了?县衙门在哪儿,我的主人公安家在哪儿,草料场在哪儿,火神庙在哪儿,这些细节我都要一一地构想。

  问:有很多历史资料可参照吗?

  叶舟:我读到一篇文章,说唐朝时老的沙洲城就已经不复存在。直到雍正三年,雍正皇帝重新开启塞坊,允许同新疆经商,又从甘肃各地迁徙了2900多户老百姓驻扎敦煌。

  敦煌是水土肥沃的一片绿洲。当日河西走廊就是绿洲,所谓的四周之路都是绿洲。我就想,在这样一处水草肥美的地方驻扎2000多户人家,那大约有七万人左右吧。后来一查,果然没错。这就是沙洲城的雏形,城里要有粮食、蔬菜,要有人做买卖。买卖最热闹的是当时一个天津会馆,其次还有山西会馆,晋商、陕商,还有河南、浙江、广东的商人,都聚集在这里面。沙洲城就好像一个大舞台。我发明了这样一座城市,还画了一个详尽的图。

  问:故事发生的时段设定在1910年到1938年,为什么?

  叶舟:选择这个时间段,是因为1910年是清宣统三年,清朝的最后一年。次年就是共和,军阀混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戏上演。恰恰在这个民族最激荡、国家命运最叵测的时代当中,整个河西走廊却是一片沉寂。我在民国年间的一份报章上查到,当时有几个很有世界眼光的老知识分子,说整个西北地域是中国的一条“锈带”,它潜藏着战争的战略物资,也蕴藏着中国的未来。

  贾植芳先生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不懂中国的西部,便不懂中国。在我看来,人世间最苍凉的一个词,莫过于“前世今生”。如果说,敦煌以及河西走廊,包括那些沉痛的历史,它们曾经是一片绵远而斑驳的“锈带”的话,那么现在的重述,今日的辩护,将是一份除锈的工作,一切才刚刚开始。

  我的答案就在《敦煌本纪》中。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